2)第24章 梦醒_重回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天,冰天雪地的北京城并无和往日有所不同,此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胜利,威胁着京师。

  李自成逍遥自在,气焰正盛,这个驿卒出生的人,不到几年时间却已不在是往日那个只求温饱之人,如今的野心直指京师。

  此时的崇祯皇帝却是日夜不得不宁,只能授命太监王承恩提督内外京城,自己在京师各个门户设营驻守,门上安设大炮,给九门守兵每人百钱,由太监曹化淳总管守城事务。而太监杜勋被派往宣府监军。

  到了三月初,李自成兵临宣府。

  巡抚此地的朝官朱之冯,召集属下,要歃血死守,杜勋却要将宣府城池拱手献给李自成。

  朱之冯虽怒骂杜勋,却无济于事,杜勋坦然穿戴好礼服,出郊三十里外迎接李自成。

  树倒猢狲散,杜勋手下的士卒更是便乘机逃散。

  朱之冯登城后,发现城门上设有明军的高级武器大炮,朱之冯对侍从在左右的下属,竟然有些悲凉之感,道:“发炮!”

  再无一个下属应命,朱之冯只能自己动手,点燃柴火,将炮预热。然大炮由于多年摆设而长期不用,不知是天意如此,还是缘何,炮口已被塞住了。

  朱之冯哀叹道:“想不到人心至此!“只能仰天长哭!

  经过苦战,李自成率军攻入昌平。昌平守军纷纷投降,无人抵抗,只有总兵官李守镰誓死不降,徒手格杀数人之后,最终拔刀自刎。

  到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先头部队极为顺利地进至平则门外。

  无奈的崇祯皇帝马上召见大臣,问他们怎么办,大臣都无言以对。

  就在这一天,皇帝刚刚得知李自成的军队过了卢沟桥,紧接着就传来李自成攻打平则、彰义门的急报。

  城内外的三大营士卒,见李自成人马逼近,或溃或降,并不真正抵抗,腿脚早已经酸软!守在城墙箭堵上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京师禁卫军更是不肯尽职,他们五个月没有领到军饷。军官只得驱赶士卒上城守卫,但士卒大多不肯上前。

  十八日,农民军加紧攻城,城上仍有守城明军在发射大炮。

  农民军威胁守城士卒:“快开城门,否则将你们斩尽杀绝!“

  农民军驱赶京城民众搬运木石填埋壕沟,发起急攻。

  这时,明军的万人敌大炮发射,误伤数十人。守城士卒惊溃。一时间,城被攻破的喊叫声一片,伴随着的是哭声,全城人号哭奔窜。

  受皇帝信赖的宦官首领们掌管着各个城门,忧心如焚的朝官们都无法过问守城事宜。

  而这些宦官们现在所想的却是如何与李自成沟通,纷纷在为自己找后路,大难临头各自飞,以免城破自己被杀。

  左都御史李邦华到正阳门下,想登城了解情况,又被宦官拒绝。

  兵部尚书张缙彦屡次来到各城门下,想检视一番守御情况,也被宦官阻挡回去。

  张缙彦紧急上书皇帝,崇祯皇帝赐他一封亲笔诏书,这才登上城门。

  张缙彦来到彰义门,城上的守卒已是零星无几,兵部侍郎王家彦请他调兵增援,话未说完,便又听见李自成军砍墙。

  崇祯皇帝得到张缙彦的军情奏报,下诏亲征,急召王承恩集合内操宦官为其护驾。

  而转眼间皇帝明白,亲征已经不现实了,于是便死了这条心。

  心灰意冷的崇祯皇帝换上一身平民服装,带着太监王承恩和最后一群宦官,打算从正阳门出去。走近正阳门时,望见城楼上悬挂着三只白灯笼。白灯笼从一到三,表示敌情凶缓的程度。料知出逃不行,皇帝只得返回宫中。

  申时,王承恩离开后,彰化门自动开启…

  李自成的军队如潮水般涌进京城。

  这一夜,是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的最后一夜,崇祯彻夜难眠,只到一宦官奔告皇帝内城陷落。

  崇祯惊慌问道:“大营兵都在哪里?李国祯现在何处?”

  “大营兵都在哪里?李国祯现在何处?”

  崇祯嘴里不停喊着李国祯之名,不知不觉中惊醒,恍恍惚惚竟发现一切都是梦幻,竟觉得一丝悲凉之感。

  起来,不停拭汗,道:“王承恩…王承恩!”

  “王承恩!”

  呼喊后无人应答,方才想起,王承恩早已经前往东江,一人坐立在龙榻之上一言不发…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