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景星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落千丈,有点出息的人都会选择科举。凡此种种因素,军事上的沉沦,直接导致明朝开始由盛转衰。

  关于土木堡一役和于谦,后世有种阴谋论,猜测当时文臣为了抢回权柄,故意纵容王振撺掇英宗御驾亲征,证据就是于谦等文臣的强势崛起。

  太过耸人听闻,一个王朝的兴衰不能赖在某个人的头上,仔细看看于谦生平的话,他的功劳和能力皆非常杰出,有大功于国,无愧于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徐灏问道:“令泰山去了福建,比云南应该好些吧?”

  于谦说道:“说以前在云南任上,事情不多,如今涉及浙、闽两省,且兼着台湾以及外洋,繁得多了。”

  “呵呵。”徐灏笑了笑,“你泰山当年与我交情不俗,此事他应该对你们说过。他的公子今年多大了?”

  于谦说道:“今年才八岁。”

  “哦。”徐灏很惊讶,“记得他比我长四岁。很好,儿女双全,也是世间全福。廷益,今年秋天的宏词之试,乃我朝立国以来的头一次,那些海内外人才及世家子弟,以你所见所闻,可有真才实学么?”

  于谦正色说道:“老师垂问,门生不敢不对。海内人才甚广,门生孤陋,又不能广交,所知有限。但在京世家以各大臣子弟,四方乡会试及诸名宿等,门生熟识往来的也不算少,但是人云亦云的多。有一位老前辈,近来又赴任去了,想他现任官,在京也不能考的。”

  “你说的是那屈原的后人么?”徐灏问道。

  “是。”于谦笑道:“还有刚刚离京的朝鲜名宿金普,也因限于属国官身不能保举,可惜。此外老师的二公子,目下少年中有景星凤凰之誉。”

  “胡说。”徐灏为之摇头失笑,“过誉了,不过一介脂粉公子耳。”

  于谦笑道:“还有山东伏波将军之后人马愉,江北士林无不寄予厚望,确实有真才实学;现任礼部尚书之子文泽,内阁学士杨荣大人之子杨恭,苏州贡生祝颢,湖南优举子高次贤,四川才子箫品,这几位皆名下无虚,门生见过面。其余不知其他,不敢滥举。”

  徐灏听了哈哈大笑,指着他说道:“怎么你说的人,多半是我的子侄?你呀不要阿私所好,故意哄我喜欢。”

  于谦说道:“这个门生怎敢,至于老师的世交子侄,下官焉能尽知。”

  “我的戏言而已,你于谦岂肯阿私所好?”徐灏说的是实话,又笑道,“这世上人才多了,这些孩子都要去参加来年科举,各凭本事,他们还不配举荐宏词。好了,你回去吧。”

  告别于谦,徐灏一个人沿着路边漫步,侍卫们散在四周。

  走到了西府正门附近,远远看见骑着马打着哈欠的侄儿徐焜,被小厮们接下来,簇拥着进了门,一副整宿不归的样子。

  “不像话。”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