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九章 问梅阁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娶了儿子也生了,不在乎被外人笑话。

  下人们把带来的酒菜摆上,除了姚远和李冬外,其他人都得去外面呆着。

  冯文君仰着头精神奕奕,听代目介绍此地乃名流仕女的诗社,就好似草根少女遇到了白富美。战意昂然,战斗力指数瞬间飙升到了一万八。

  耳听隔壁在讨论时下才子的诗作,冯文君说道:“这回要两句诗,落脚要一东字。”

  稍一停顿,朗声道:“蝼蚁也知春意好,倒拖花瓣过墙东。”

  杨稷小声道:“怎么越发难了?咱换一个好不好。”

  不想冯文君板着脸道:“罚一百杯。可换。”

  “那算了。”杨稷悻悻的直摇头,扭头问邬斯文道:“贤弟有了么?”

  “此等诗多乎哉多乎哉,兄试思之。”邬斯文似乎胸有成竹,声音很大,“予腹中久记之。我言之而兄听之。看妙乎否也?文昌八座同,凤台陆起东。”

  杨稷很高兴,二弟给他脸上添了光彩,笑道:“妙妙,好文才。”

  姚远不管身处于何时何地,都不忘他的本职工作,马上赞道:“邬老爷毫不假思索,接的这等快速,真天才也。”

  徐灏就感觉隔壁瞬间静了下来,大概才女们都在思索‘凤台陆起东’,他听都未听过,感觉是个人名,没有刨根问底的打算。

  他不追问不代表冯文君不问,说道:“请问这诗的来历。”

  当着一群文青妹子,一辈子沽名钓誉的邬斯文放下脸来,不悦的道:“冯姑,勿谓我轻薄尔也。你能记几许之诗?我辈做名公之人,何处不记些诗文于腹中?此二句者,乃一舍亲之家堂画临了之结句也。我满腹之诗何止五车,岂肯以无指实者诳尔也?苟不我信乎,我借来你试看之,我非古人之诗不敢呈于人前也。”

  邬斯文坦言了诗句的来历,认真的表情不似作伪,应该是真的了。也是周围坐着一些行家,他不敢信口胡说。

  但冯文君很认真的说道:“这凤台陆起东五个字,大约是落款的地名人名,决计不是诗里的。”

  邬斯文说道:“嗟乎!冯姑,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予尝闻古之称诗伯皆曰李杜,汝不闻李白讥杜甫之诗乎?有云:

  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何处行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

  此首句岂非地名人名乎?然此亦系落款而非诗耶?你既不知之,何必强为知乎?”

  徐灏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起来,能引经据典为自己辩解,邬斯文果然真有些底蕴。

  姚远笑道:“记得诗已奇了,又记得许多的出处故事,更为奇绝。宋朝有一个王荆公天生好记性,想来也未必能在邬老爷之上。

  冯文君也被他一时唬住了,想不出辩驳的语言。其实邬斯文说的是实话,他曾见过一个亲戚家挂着一轴大字,乃江南名士陆起东所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