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八章 正面回应东港事件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最大的素数,也是第一个高达亿位的素数,是个很大的科研荣誉,肯定会载入人类嗯数学史。

  这个成果也肯定会被国际媒体报道。

  价值多少呢?

  王浩心里有些不确定,仔细想想发现自己有些想太多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去做,像是估值、谈价这类事情,他也根本不擅长。

  “找个人帮忙?”

  “估值、和企鹅谈合作……”王浩脑子里顿时出现了一个干练的身影,拿起手机找到号码发了个信息过去。

  ……

  媒体上的舆论热度渐渐滑落下去。

  即便找到再多的梅森素数,也只是个数学成果,也并非站在数学的顶端,热度稍稍过去也就没有太多人关心了。

  学术圈的新闻还是圈子里讨论的人更多。

  但同时,一篇有关王浩过往的文章却渐渐火热起来,吸引了许多人关注议论。

  这篇文章的名字很大众化,叫做《给国家带来损失,只是辞退就可以了吗?》。

  文章中有两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是东港大学材料实验室的数据错误,被报道带来一千万以上的损失,再加上整个实验室研究了三个月时间,时间成本也是很高的。

  另一个是一名叫张启润的员工,同样因为自己的失误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结果被辞退外加追究责任,后来被判赔偿七十万,后来再找不到同行业的工作。

  两个真实的故事放在一起做对比,明显就能感觉王浩是在被‘特殊照顾’。

  他给材料实验室带来损失以后就只是被学校辞退,随后去了西海大学找到了‘同样’的工作。

  文章没有对于两个故事进行对比评价,只是做出了个疑问,“给国家带来损失,只是辞退就可以了吗?”

  这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某些部门的领导者、工作者,因为个人问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结果一般就只是被辞退,有的甚至只是调岗。

  如果放在市场经济的企业上就不一样了,辞退就只是最基本的,当事者很可能被同行业排斥,也很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当某些问题牵扯到社会现实的时候,就会吸引很多的讨论,文章也渐渐火热起来。

  评论明显两极化。

  有的人认为任何工作都应该同等对待,有的人则认为科研不同于普通的工作,出现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任何的研究都不是百分之百能有成果的。

  之后有个网络博主,发表了一片名为《科研工作者理应有更宽容的环境》,也吸引了无数的关注,他认为科研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科研领域想要有成果,必须处在一个宽容的环境,若是出现问题就会被处罚,就不会有科研工作者再去挑战高难度的研究。

  随着更多的人士发表相关看法,舆论热度又渐渐火热起来,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王浩的,认为即便是以前有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