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二章 还是让他自己去消化吧!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种钛粉经过了很多去除杂质的工序,钛本身不是特别昂贵的金属,但提取过程非常的复杂,就导致单质金属钛,价格也变得很昂贵,而经过很多次杂质提取的钛,论价值说和黄金相比都不为过。

  这种杂质含量非常稀少的钛粉,所制造的钛合金性能当然会好很多,制造合金的工序过程,也会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反复淬炼,其他工序中也都使用的是最尖端的技术。

  最简单的例子,制造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在真空环境下完成的,一项就足以耗费海量的费用。

  等合金制造完毕以后,还要加上一步表面淬火,来让成品合金表层的硬度更高。

  这种极端的制造方法,完成的成品钛合金,抗拉强度才能超过1700兆帕。

  金属实验室进行的是‘常规手段’抗压钛合金的科学研究,制造过程全程采用‘常规手段’。‘常规手段’是可以普及的大规模生产的。

  如果他们把生产出的这种钛合金材料,添加最后一步表面淬火的工序,抗拉强度肯定能继续提升,超过1800兆帕是很轻松的。

  这个研究的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范畴。

  往小处说,是研发取得了重大成果,制造出的合金成品强度,超过了国际最先进水平。

  往大处说,项目研发成果斐然,可以大大增加国内对于钛合金的了解,飞跃式的推动各行业钛合金材料应用领域的研发技术。

  科学理论,是对技术推动。

  即便是材料制造领域,相关的研发也分为科学基础和技术两个方面,金属实验室做的是科学基础研究,他们是在探索怎么样来增加β型钛合金的强度。

  这种研发的目的不是制造出能够直接应用在工业上的材料,而是为其他的钛合金材料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比如,某个钛合金研发组项目指定要研发一种固定性能的钛合金,他们需要提升钛合金的强度。

  怎么办呢?

  他们可以参考金属实验室的项目,对于制造工序进行一定的改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就很高。

  这就会为很多钛合金研发项目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投入。

  曹东明的感触最深,他马上想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就是专门做钛合金研发的专家,手下有五个钛合金项目在进行。

  其中有三个都需要提升钛合金的强度。

  有一个项目就是例证,他们研发的是飞机的起降架,飞机的起降架是固定的,可以使用β型钛合金制造,而起降架要求最高的就是强度。

  在飞机降落到一瞬间,起降架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若是断折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结果。

  普通的民航飞机用不上钛合金起降架,用特种钢材就足够了。

  战斗机就不一样了。

  战斗机要追求增加灵活性、载重等等,就必须要尽可能的降低机身的重量。

  起降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