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七章 寻找外援_大国芯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芯片加工厂的事按部就班的进行,王岸然也放下一块大石头。

  不过这只是开始,王岸然要买的不仅仅是一摊子设备,二是要消化技术。

  就那光刻机来说,这套设备使用的是尼康生产的gkl107436纳米波长紫光光源,用的是高压汞灯过滤之后色波长。

  这套设备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相比于市场上更为先进的248纳米的紫光光源光刻机落后了两代,中间相隔了一代365纳米光源光刻机。

  要知道365纳米和248纳米光源,中间隔了一道鸿沟。

  436纳米紫光光源演进到365纳米紫光光源,只能说是技术的进步,所用的光源都是高压汞灯。

  而到了248纳米紫光光源,那就是技术的换代,所用的光源是卤素激光光源。

  而且,王岸然记得很清楚,在1995年,193纳米紫光激光光源的光刻机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在今后的几年也将投入市场。

  要知道,芯片生产的核心装备光刻机,每一次更新换代付出的代价,至少是百亿美的数量级金,而且越往后越难。

  历史上,193纳米紫光光刻机之后的换代,玩死了一大批老牌光刻机厂家。

  原本全世界可以生产光刻机的有十三家,日本就有四家,到157纳米光刻机之后,也就ASML能勉强活下来,其他一大批厂家要么倒闭,要么半死不活。

  岛国最顶尖的尼康和佳能,也因为方向错误,在157纳米干式光刻与ASML浸没式光刻机在竞争中落败。

  再加上ASML又搞出个双工作台技术,大大提高了芯片的生产力和精度。

  让两大巨头彻底从生产高端光刻机,沦为售卖中低端产品,再也无力最顶尖的极紫光光刻机的竞争。

  到了9102年,全世界的高端市场,只养活了一家ASML。

  事实上,如果没有台积电,Intel,三星等芯片巨头的输血,硕果仅存的ASML也将被市场的浪潮吞没,光是台积电和三星,在2016年就投了20亿欧元,砸在ASML身上。

  难,真难,也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光刻机的研究就是吞金巨兽,有没有意义?

  这是肯定的。

  这不是钱的事。

  但光刻机,光刻胶,蚀刻机,封装设备,光凭华芯科技一家,吃透这些技术基本上不可能,这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在清大的光学研究所,王岸然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刘本清教授在激光光源上耕耘一生,在1971年,参与了我国第一台紫光干涉激光的研制,在1980年,负责国家第一台接近式JL_01光刻机的研制。

  他实在受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会受一个毛头小伙子的指点。

  而王黯然也是气不过,自己在光学研究所投了上千万,现在好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