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反客为主_大国芯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芯科技接入互联网,对王岸然来说,意义重大,互联网是一个窗口,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开放,需要看清国际行业的发展方向。

  花几千万,和清大、科院共同构筑了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在加上一条联通国际Internet的接口,这笔交易,在王岸然看来,很值!

  这也可以看成对未来研发的投资吧!

  IT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传统行业相比,无疑是高出许多。

  耳熟能详的intel、amd、高通,每年的研发费用基本都在利润的五成以上。

  光刻机巨头asml,甚至连续几年研发费用是利润的120%,以至于asml的大客户intel、台积电、三星、意法半导体等生怕它倒闭,纷纷成了asml的股东。

  研究的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尝试会不会成功,佳能在研究新一代极紫光光刻机时,花了20亿美元,证明了氧化物晶体激光发生器光源是不可靠的,这钱花的一声响都没有。

  而从此,佳能也退出来极紫光光刻机的研究,在9102年,也就剩下asml一家走在光刻机的前沿。

  对此,王岸然有清晰的认识,研发是一个IT企业的生命,为了追求更新更先进的技术,王岸然愿意压上全部身家。当然,他有一个其他Ic企业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他知道ic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九成的雷区,他可以不用去趟。

  前世,王岸然曾经参与推土机架构的设计,当时也是走了弯路,推土机的架构基于超多核架构,采用先进的多核心缓存共享,双核组件内部数据交换,集成内存控制器。

  和同期的intel酷睿架构相比,推土机架构是将两个核心模拟成一个核心区,将原本的核心数据、指令处理单元进行阉割,造成的结果就是推土机架构在单核处理性能上远远落后。

  而在多核上,intel高端酷睿处理器凭借将一个核心模拟成两个核心的超线程技术,性能也是远远超过amd。

  直到AMD退出超多核这个雷区,重新进行架构设计,积极采用当时比较成熟的超线程技术,才慢慢赶上intel的步伐。

  当然,AMD的存活,还是要感谢美利坚的托拉斯反垄断法,持续低迷的几年,intel也是大费脑筋,一棒子把AMD敲死了,他自己也麻烦。

  后来的挤牙膏战术也是没办法,即便这样,到三代酷睿时,还是出了i3秒主流,i5秒全家,i7轰成渣的局面。

  王岸然明白,华芯科技可不是AMD,如果将来intel意识到华芯科技的威胁,只要有机会,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商场没有仁慈!

  这一点,江万军正在深刻体会。

  1993年12月24日,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