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章往事悠悠_爱在明月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6章往事悠悠

  往事悠悠……

  那些悠悠往事,或许为成长中的鸿斌,涂抹了一层特别的底色?

  我看着他兴致颇浓的回忆往事,心里也激起层层涟漪。

  官二代,大款,是我不曾熟悉的一群人!

  作为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我在网络热搜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名字。

  可在老百姓的口碑中,他们却是一群被贬多褒少的人……

  ”自从担任那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我父亲发了财。那时,我才七八岁。我记得,我们家,从一周吃一次肉,变成天天能够吃到肉了。到后来,不仅能吃到鸡鸭鱼肉,我父亲还隔三差五的带海鲜回家,什么基围虾,澳洲龙虾,鳕鱼……都是我从来没有品尝过的。过了大概两年光景,我们家就从那个机关给他发的‘房改房’中搬了出来,因为,我父亲在城市中心又买了一套大房子。过去,家里的布置,土的不能再土了。水泥地上简单铺个白地砖,墙上抹一层白灰,阳台用塑钢玻璃封起来,就住人了。可是,搬到新房子里面后,我爸也不知从哪请来的施工队,地板铺的是两百多块钱一米的高档地板,墙上贴上了洋气的墙纸,家具全是现买的,那个羊皮沙发,坐上去真是软啊……我们家突然一下就发了财,有了很多钱。”鸿斌说到这,喝了一口汤,说。

  “那是你爸爸做生意挣来的吧?“我问。

  ”他们做什么生意呢?那么能赚钱?“我的好奇心发作。

  在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会,也就是20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1世纪初,老百姓的生活还很清贫,都是靠每月不多的工资养活自己。

  因为关注历史,我曾经在学校读过那时的人民日报,知道老百姓每月工资,大概在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就这,还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广大的农民兄弟还没有算在里面。

  根据华城的报纸报道,那时的房价,也就一平米数百元到上千元。可是,即便是这样,一般老百姓也是买不起的。只有那些做生意的大款,才有可能买的起……

  另外,那时的人们,基本没有理财概念,也根本不会想到借钱买房。假如他们预料到二十年后,每平米的房价会从千元涨到四五万元,肯定会千方百计借钱买房了。

  想想也真是吓人,二十年的光景,华城中心的房价,已经涨了四十倍左右!

  “是啊。记得我也问过我父亲,他为什么那么有钱?”鸿斌说。

  “我爸说,他是公司的高层,副总经理,当然拿高薪。那时,他每月的薪水是一万元钱,这还不算生意成功后的提成和年底的奖金分红。”鸿斌说。

  月薪一万元!

  这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都算是高薪了。

  我的小脑袋开始在自己的记忆库里快速搜寻着……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上世纪七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