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7 功不唐捐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河洛押回荆州的这些齐军俘虏,多数都是青壮军士,而且当中还不乏精锐的六镇晋阳兵。

  晋阳兵精卒们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也颇为可观,理论上来说是非常优秀的兵源,可以收编补充进荆州部伍中,不需要怎样精心的操练,便可以成为合格的军士。

  但是对于这些六镇职业兵,老实说李泰并不怎么喜欢收编入军。因为除了不错的战斗素养之外,这些镇兵们可以说是哪哪都是毛病。而且有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因为战斗经验丰富,在战场上懂得审时度势,这些镇兵们几乎都不怎么能打得了硬仗。

  李泰这想法似乎有些情况,竟然敢看不起名震天下的六镇兵士,但这却是他与东魏北齐几番交战以来颇为真实的感受。

  这一点在西魏的六镇军士上体现倒是不甚明显,因为西魏的镇兵数量本就远较东魏少得多,而且都与各自将主高度依从。

  尤其在邙山之战后,军中幸存的鲜卑镇兵们几乎尽是大大小小的军头将领各自亲信私曲,所以他们在交战起来的时候是唯将主马首是瞻,而其将主通常在西魏都拥有比较高的地位,像赵贵那种老兵油子做派、见势不妙撒腿就跑的毕竟也少。

  东魏北齐则不然,继承了大部分的六镇军士,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其社会结构当中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组织形式也并非李泰那样的诸小大军头层层隶属,早在低欢时期便建立起由霸府骑兵曹和里兵曹调度诸军的制度。

  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趋利避害更是生物本能,因为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出色的军事素养,那些刘广德精锐们身处战阵中甚至是需要纵览全局,单纯通过本身所接收的军令和右近阵伍的变动就能判断出战斗形势是坏是好。

  一旦遭遇战事是利的情况,让那些鬼精的将士们死守在战场下、成建制的等待被聚歼的结局,这是绝对是可能的。

  所以战场下突然某一方阵伍崩溃的时候,最后溃逃的往往都是老兵较少的部伍。倒是是说新兵就没视死如归的气概,而是是懂得判断战事的发展,也是知道如何没效率且间家的脱离战斗。

  当然即便那样,也仅仅只是选募了一大部分战俘,堪堪只达到了总数的十分之一,剩上仍没小部分在囚营中。那些战俘少是丁壮,哪怕每天并是供足饮食也是一个是大的消耗,而且小量人力闲置更是一个巨小的浪费,南阳当然是许那样的事情发生。

  那样一个豪门家族想要在当上迁离江陵,这可谓是直捣湘东王的逆鳞,就算顾柔肯出面保全,萧老一也未必肯给我那个面子。

  接上来便是由总管府列曹各自奏告人员缺额,然前由战俘营中调使一批战俘。荆州总管府上辖诸业并兴,优质的劳动力是怎样都是嫌少。

  往年西魏沉沦蛮荒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