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7章 双雄不并立,一战决死生(五)_大魏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他还画了不少图纸,让墨家子弟们打制出来,有破土用的耙子、有脱粒用的梿枷……还有用水力转动的磨盘呢,对于种植水稻的百姓来说,简直是一场技术革命!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准备就绪之后,在襄阳太守-文聘带领下,百姓们跪倒在地,吟唱着《诗经-民生》,歌颂农耕之祖后稷,祈求五谷丰登、仓秉皆满!

  后稷是帝喾之子,生而不凡、少有大志,喜欢收集野生植物种子,并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适时播种的方法,传授给部落百姓们,因此被尊为‘农耕之祖!’

  另外吗,后稷做过帝尧的农官,帮助大禹治过洪水,还是周部落的祖先呢,关于他的历史故事,最为民间农夫们津津乐道了!

  “抢粮!--抢粮!--抢粮!”

  三声呐喊,城门大开,襄阳城内几十万百姓、就像洪水般冲了出去,冲向汉水两岸的稻田,在里正、亭长、各级官员指挥下,分区划块的收割起来!

  只见镰刀飞舞、汗水四溅,稻谷一片片的倒下,而后捆绑成一团团,整齐的码放在牛车上,运回襄阳城内脱粒、去壳、晾晒、装袋……最后变成晶莹剔透的米饭!

  几十万人一起劳作,按理说应该非常热闹,大人说说笑笑、小孩乱跑乱跳,有嗓子好的农夫们,还会唱几段劳作号子,既是消遣、也是鼓劲!

  现实恰恰相反,汉水两岸的稻田中,只见忙碌的身影,却没有一点声响,人们紧咬嘴唇、浑身绷紧,已经不是收割稻谷,更像是在抢稻谷呢!

  就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七八岁的顽童们,也在田间忙碌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人累倒、累晕了,休息片刻又继续抢割,期间没一个人喊苦喊累!

  因为在出城之前,萧逸下达命令:‘襄阳城外之稻谷,皆为襄阳百姓所有,尽管大胆收割,一半交公、一半私用,若有强行讨要者,可持器械驱逐之,打死者不罪!’

  也就是说,汉水两岸的稻田,不管是谁家地主的,只要农夫们收割回来,一半上交军粮,一半归个人所有,而且多劳多得,不受任何的限制!

  如果收割稻谷之后,原地主上门讨要,百姓们也不必害怕,用棍子给他打出去,无论出了多大的事,有鬼面萧郎给你们做主!

  襄阳城虽然富庶,百姓却大多穷苦,又遭受战乱之祸,几乎是食不果腹了,如今有万顷稻田摆在眼前,让人们随意的割取,那还不乐开花、玩命干呀?

  因此人们干劲十足,片刻也不肯休息,按照这个速度收割,估计有三四天时间,就能把万顷稻谷收完了呢!

  问题是,平民百姓高兴了,士族门阀却要哭了,他们就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