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后世‘兵仙’的方法。_秦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赵军司马尚与李牧,不知何时,已经离开漳水河畔,撤回井陉关。

  “井陉关!”

  白衍轻声说着这个熟悉的名字,拿着竹简,缓缓起身,离开木桌,从妙龄侍女身旁走过。

  来到书房内挂着的布图面前。

  身着布衣的白衍,看着布图上井陉的位置。

  按照之前收到的消息,井陉共有两条道路,井陉北道、井陉南道。

  南道的道路艰险,沿途容易设伏的地方诸多,若是贸然路过,容易被埋伏。

  而北道则地势较为平缓,适合进军,但是在出山脉的时候,依旧要面对治水河,河对岸便是一个死地。

  这两路都是天险,难以攻克。

  不过记忆之中,后世有个号称‘兵仙’的人,便是在北道走过治水河后,打出闻名后世的一战。

  想到这里。

  白衍再次拿起竹简,看向其中的内容,确定王翦将军也是走北道。

  “北道!”

  白衍看着地图。

  因为不知道镇守在治水河对岸的是李牧,还是司马尚,故而白衍最终想了想,没有写出后世那个兵仙使用的方法,送去给王翦。

  毕竟那个方法需要的条件诸多,而且重要的是,对面是赵边骑与代北军,远非后世匆匆拉出来,没有经过战马操练的大军。

  那‘兵仙’的方法,实在过于凶险。

  不过换过角度想想,如今他麾下的将士,不管是士气还是精锐程度,都远超那‘兵仙’麾下部曲。

  虽说成功几率极低,但若是真的没有办法,在最后关头,也不代表没有机会试试。

  “前提是,想办法让李牧去南道!让司马尚在北道!”

  白衍看着地图,轻声嘀咕一句,随后看着地图,面露思索。

  赵边骑与代北军都是李牧带出来的精锐,不管是代北军还是赵边骑,对李牧的信任与爱戴,都无人可及。

  若是真有一天,要从北道过河,那李牧绝对不能在治水对岸。

  “可惜在王上心中的地位不够高,否则就能知道,王上会不会启用离间计。”

  白衍摇摇头,想起当初上书咸阳的竹简,里面便写有离间计。

  可惜的是。

  他的爵位或者地位,还是太低,若是能成为像王翦、姚贾那样的重臣,王上看到竹简,一定会恢复他。

  哪怕他如今身在赵国境内。

  “将军!”

  柴这时候从书房外走进来。

  白衍转过头,看到柴的脸色有些不好,便收起竹简。

  “将军,已经大致清楚,如今阏与城内的百姓,由于连年干旱,尚有存粮者不足百一。”

  柴对着白衍说道。

  而他的话,让白衍都脸色一变。

  白衍知道赵国百姓惨,但还是没想到惨到这样的地步,家有存粮者不足百一。

  想到这个数字背后,无数百姓没有粮食,白衍心中都有些慌起来。

  看来连年的干旱下,赵国百姓已经饿死不知道多少人。

  想起自己的爹娘,以及外祖母,都是百姓。

  想起他们的模样。

  白衍闭上眼睛,努力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救一救赵国的百姓。

  “将军,要不要先把那些钱财拿出来?”

  柴看着白衍,轻声问道。

  白衍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那些是将士的,任何情况都不准动。”

  白衍说完,转身走回木桌前,再次拿过一卷没有写过的竹简,缓缓摊开,拿起笔墨撰写起来。

  眼下赵国百姓这里,要面对两个困境,第一个便是没有粮食,第二个便是需要兴修水利。

  白衍想上书咸阳。

  虽然白衍也不知道他的竹简,管不管用。

  但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战争归战争,百姓归百姓。

  不过与其他名垂青史的贤臣不同,白衍在竹简之中,并没有从大公大义方面入手,而是想到王上对于天下一统的期望,从赵人骁勇、弱赵、利于一统这三个方面,上书谏言。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