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节_官商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之象征“火”为崇拜对象,火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东西,火的清净、光辉、活力、锐敏、洁白、生产力等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因之火是人们的“正义之眼”,对火的礼赞是教徒的首要义务。他们不建神庙,不造神像,但有专职祭司,称麻葛,是圣火与祭祀的管理人员,他们主持祭礼,行礼仪,敬奉圣火,使之长明不熄,在古波斯,圣火还有祭司、贵族、骑士和农民的等级之分,代表不同的权利,在伊朗、印度的拜火庙中都设有祭台,在教徒家中和工作场所也燃点圣火,点燃和保存圣火都要举行繁复的仪式,并使用特制的器具,最壮观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气修建的神庙,四方的神庙四角有四根连接天然气井的管道,在庙顶四角有四个日夜燃烧的火炬,日常点燃和保存神火要经过繁复的仪式。

  新生礼,该教规定男女到七岁(印度)或十岁(伊朗)时要举行入门仪式,由祭司授与圣衫和圣带作为教徒的标帜,圣衫用白麻布缝合,前后两面象征过去和未来,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孙之意,圣带代表正确的方向,用七十二支羊毛线织成,长度能围腰三圈,七十二支象征《阿维斯陀·耶斯那》的七十二章,三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清净仪式通常可分为三种:

  小净:教徒在起身、便溺、进膳前后要洗涤身体裸露部分并诵读经文;

  大净:在新生礼、结婚或分娩时要在祭司主持下进行全身沐浴;

  特净:主要为将从事神职工作或搬运死尸者举行,须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条狗的注视下,用水、砂、牛尿等进行沐浴,以此涤除心身污秽和驱除恶灵,一般历时九天。

  该教视水、火、土为神圣,故反对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实行“天葬”(或称鸟葬)这是波斯古代葬礼的遗俗,教徒死后,尸体要送入“寂没之塔”,塔一般建筑在山丘上,塔顶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内分内中外三层,分别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尸骨,举葬时,神职人员与抬尸者将尸体赤身裸体移至塔顶,听任鹰鹜啄尽尸肉,然后将骨架投入井穴,该教认为“寂没塔”为众恶神嬉戏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该塔,凡接触者必须行洁净礼,事实上,寂寞塔在一九七八年就很少被使用了。此后所有琐罗亚斯德教徒的遗体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

  石窟琐罗亚斯德教在萨珊王朝时盛行于中亚各地,世纪中叶穆斯林统治波斯、占有中亚后,大批教徒向东迁徙,新罗僧人慧超适路过中亚,在《往五天竺国传》中记载:“从大食国已东,并是胡国,即安国、曹国、史国、石骡国、米国、康国……总事火祆。”当时中国新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