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革的车轮轰隆隆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证货币体系的稳定。

  朱见济暗暗颔首。

  陈循识大体!

  这两个细节确实重要。

  前者,大明银行不会沦为文官集团对抗皇权的工具。

  后者,大明银行在拥有充分独立性的前提下,能更好的、专业性的保障宝钞的国家信用度,达到有效调控的作用,在王朝末期,大明银行甚至可能扼制通膨的现象。

  朱见济问群臣,“诸位卿家以为何?”

  七卿和六部侍郎齐齐出列,“臣附议。”

  其余文武百官纷纷跪下,“臣等附议。”

  朱见济对陈循道:“陈尚书,就按照户部补全的策划书,迅速成立大明银行,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大明银行的支行,并由户部布告天下大明银行的各种职能罢,六部七卿,迅速举荐大明银行官员人选,都察院李实、张鹏,落实一下,在都察院成立一个对大明银行的专业监督机构。”

  众臣领命。

  最重要的大明银行成立,接下来的农部和工部科研院,朱见济得到了朱祁玉的提醒,根本没打算和群臣商讨了。

  直接下旨。

  有个谋略。

  先说成立农部的事情。

  这事也早就传遍了京畿,增添一位七卿,两位侍郎及诸多郎中、主事,文官集团求之不得,旨意一下,无一人反对。

  然而他们想多了。

  朱见济根本就没打算增添官员,而是直接从六部抽调。

  把冗官利用起来。

  文官集团吃了哑巴亏。

  又无可奈何。

  不过也能接受,毕竟那些冗官本来就是闲差,调到户部之后成了实权官员,也算好事,何况此事连工部尚书杭敏都不反对,大家也没必要折腾。

  再者,于谦、王文、陈循等有远见的臣子,其实已经看到大明冗官的积弊,不止是地方卫所的武将,文官也存在。

  大宋三冗教训犹在眼前,能把冗官利用起来,是好事。

  农部正式成立。

  之后下旨成立工部科研院。

  有人反对了。

  反对的人倒不是有什么坏心思。

  相反。

  都是肱股忠臣。

  他们只是单方面的觉得科研院不知所谓,纯粹就是太子的玩具,另一方面,农部刚消化一批冗官,结果工部科研院又弄一起冗官出来,没得意义嘛。

  正常情况下,朱见济要给这些反对的声音一些面子。

  换在景泰八年之前,还得利益交换。

  但现在哪需要。

  朱见济强势无比,根本不给这些反对的人讲道理,直接宣旨,让杭敏着手成立工部科研院,户部全力配合。

  科研院下属于工部,院长由国子监监正权兼。

  搞科研嘛,肯定要读书人的知识作为导航仪。

  以匠人的技术经验作为风帆。

  当这些改革措施落实下来后,满堂文武暗暗惊心,今日太子和往日截然不同,往日在朝堂上,太子不算强势,一直在学***的帝王心术。

  学得也不错。

  但今日太子的强势作风,却符合他自身性情,一如他当年对付堡宗、建文余孽。

  满堂文武重臣,几乎都是朱祁玉和朱见济选出来的。

  在不触犯他们利益的前提下,都会支持。

  所以尽管有人反对,但农部、工部科研院,还是顺利的推进了。

  改革的车轮轰隆隆。

  在大朝会的最后,朱见济下旨。

  半个月后,率东宫幼军亲征!

  不接受劝谏。

  又是满堂哗然。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