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 三顾茅庐_大国上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就在自己手中,韩胜学是稳坐钓鱼台,并不在乎董文学和潘庆国的竞争。

  屈肌腱缝合的恢复期比较长,主要是复健期很关键,周期长,手术是一方面,术后恢复是一方面,恢复期长,也就意味着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房和复健室的转换率低。

  当自家病房和复健室不够用的时候,韩胜学是不希望方乐等人闲下来的。

  方乐说了,自己并不仅仅只会手外,可韩主任是不指望方乐挑大梁的,他是希望方乐尽快把人带出来的,而想要尽快把人带出来,大量的手术积累自然是必不可少。

  因而方乐过来唐都,对韩胜学和潘庆国来说算是双赢的局面。

  只是董文学很不乐意。

  “韩主任,你怎么让方乐去了唐都?”

  董文学有点生气:“唐都和咱们毕竟是两家医院。”

  “我为什么不让去?”

  韩胜学老神在在:“复健室满员了,床位不够,去了唐都,方乐可以继续做手术,还有额外的收入,多好的,我有什么理由阻拦?”

  “再说了,当医生,格局要大,怎么能只局限在咱们医院呢,技术推广出去,受益的还是患者,一个人两个人,又能抢救几位患者?”

  董文学是强忍着没骂娘。

  扯你妈的淡,你也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道方乐水平高,又年轻,不担心被人超越罢了。

  心中骂着,董文学脸上则陪着笑:“韩主任,你们用的可是我的复健室。”

  “哦!”

  韩胜学淡淡的应了一声:“我的申请已经递上去了,这几天应该就能批复,到时候我们急诊科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复健室......”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复健室才能投入使用......”

  “要是董主任不满意,不想让我们使用你们的复健室的话,那我给方乐说一声,这一段时间就不用回来了,唐都那边应该能撑一阵子,除了唐都,还有别的医院嘛,交大医附院那边也可以。”

  交大医附院也是西京市的一家老牌医院,可以追溯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三十年代,根基是西京市临时大学医学部,中途多次搬迁,56年再次开诊,之前是西京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之后西京市医科大学、交通大学、财经学院等三家医院合并,成立交通大学医学部,医院改名为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在方乐的记忆中,原本三家医院合并应该是在2000年,没想到在这个时空提前了五六年的时间。

  交大医附院那边心外科和肝胆外科是相当强的,无血切肝术、活体肾脏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等领域这些年一直走在秦州省前列。

  交大医附院的骨伤科副主任段飞鹏也同样涉足手外领域,和董文学还有潘庆国三个人是秦州省屈肌腱缝合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