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2章 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庭长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也是《宋刑统》从未有过的内容。

  比如说“官有政法,民从私契”,这句话的意思与张斐解释的差不多,《宋刑统》也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但是张斐却将这两个原则,作为契约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唯一,这个就是《宋刑统》没有的东西。

  虽说政法与私契是两条平行线,但是,当下是一个官本位制度,最终还是官员说了算,如果皇庭判定白契由于逃税,不具备法律效力,大家其实也没话说。

  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判决,到底政法还是要高于民间私契,官就是比民大。

  但是,经过张斐的解释,就真成两条平行线。

  这可是非常关键。

  根据张斐的判决,一份契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只是在于自由性,公平性,平等性,只要符合这几点,这份契约就具有法律效力,与它是否违反政法,并无太多关系。

  虽然范镇也就是利用官有政法,民从私契来解释白契的法律效应,但是对于他而言,这只是一个理由,而不是一个原则。

  这其实也是张斐与当下官员不同的一个点。

  其实宋朝司法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要定罪,就必须要索引律例的,也就是鞠谳分司制。

  但是关于律例的索引,多半仅限于官府内部的讨论,对外的判决,一般基于儒家道德,得判出有名,讲道理,占领道德制高点。

  而张斐则是更偏向于,律例的引用和解释,道德只是在量刑的时候,提那么一句嘴。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其实张斐促使这场官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那一点点契税,而是给出这个契约原则。

  因为张斐是要让经济中心,从农业转向商业,亦可以说,将农业商业化,从商业中将税收上来,避免与乡绅、大地主发生直接矛盾。

  既然是要追求商业,那么契约法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完善的契约法,才能够促使商业发展,也便与税务司调查取证。

  在宣判后的第三日,皇庭就发表一期法报,公布详细的契约原则。

  合同自由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公平交易原则。

  根据这三个原则,后面又给出具体解释,就是规定契约是一种合意,必须全部事项取得合意,契约方始成立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契约中所有各点意思未全部趋于一致,在发生疑问时,应认为契约未成立。

  同时还给出契约拟定建议。

  其中有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皇庭建议签订契约的双方亦或者各方,应在契约写明债务承担事项,如不写明,将由皇庭酌情判定。

  检察院。

  “检察长,检察长?”

  陈琪朝着手拿法报,怔怔出神的苏辙喊道。

  苏辙猛地一怔,“你们说什么?”

  陈琪愣了下,旋即道:“我们只是想问检察长,你对这契约原则怎么看?”

  苏辙眉头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