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古有破釜沉舟,今有千里焚粮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吴杰和平安等逃回真定,发现十万大军损失一半以上,燕军仅斩首就有六万余。

  战后,朱棣将射成刺猬的军旗送回北平,令世子朱高炽妥善保存,以警示后人。

  从白沟河、夹河到藳城,燕军三次得大风相助而胜,朱棣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靖难的信心前所末有的坚定。

  夹河、藳城之战再次使南军损失惨重,南军各部坚守城池不出,双方战事稍缓,而燕军击败平安后,立刻南下,先后经过顺德、广平、大名,并驻扎于大名。诸郡县望风而降。

  朱棣听说齐泰和黄子澄被贬,上书和谈,表示“奸臣窜逐而其计实行,不敢撤兵”。朱允炆与方孝孺讨论,方孝孺表示可以借此机会遣使回报,拖延时间,并懈怠其军心;同时令辽东等军队攻其后方,以备夹攻。

  于是(四月)建文帝令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传诏并秘密在军中散布相关消息。薛嵓见朱棣,说“朝廷言殿下旦释甲,暮即旋师。”朱棣表示这连三尺小儿也骗不过。薛嵓无言以对。

  五月,知道燕军出兵大名,平安和吴杰、盛庸分兵切断燕军粮饷道路,朱棣颇为担忧,派指挥武胜上书朝廷,请求停战,撤换平安等人,以此作为缓兵之计,建文帝大怒,将武胜关入诏狱,和谈破裂。

  六月,为了报复南军,朱棣也决定断南军粮饷,使德州南军陷入困境。

  他让都指挥李远率兵六千,换穿南军甲胄,南下。

  因为朱高煦多次在他面前夸赞李远用兵,燕王这次终于让李远独领一军。

  但李远接到命令后,还是有点不高兴。

  因为当时盛庸大军驻德州,南军的粮草都是从徐、沛附近的昭阳湖上船,经水道往德州运。

  而徐、沛在江苏(直隶)境内,穿越整个山东,当时的山东,可是全在南军控制之下。

  李远接到命令后,先来拜谢了朱高煦,因为是朱高煦多次举荐,燕王才认可他的能力。

  但言语之间,对深入敌后还是不爽,因为如果对面有同级别的良将,很容易把他包围在山东或江苏境内。

  这种重要的事,燕王个心腹都没派,派李远来,明显做了两手打算。

  干好了就是好事,失败了,损失的也不是心腹。

  燕王这点小九九,朱高煦和李远都看在眼里。

  临行前,李远道:“末将这次若能活着回来,想跟着高阳郡王。”

  朱高煦没有犹豫,重重点头:“将军一定能旗开得胜,我等你回来喝酒。”

  李远哈哈大笑,和朱高煦告辞之后,

  他带了六千骑兵,并换成南军衣甲,假装是为南军运输袍铠的。

  李远又让每人在背上插柳一枝,从河北进入山东,穿越整个山东省,再经过济宁、沙河一直到沛县,南军都没有察觉到。

  到了沛县之后,李远派人焚毁了南军在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