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太子的愤怒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和朱能一合计,两人加起来手上不到十万兵马,叛军火炮厉害,只能守一个大城,兵力如果分散守几个小城,肯定是找死,只会被各个击破。

  长沙是重镇,原本应该固守,但水道窄了点,又远离江南和河南。

  此时朝廷征调的兵马,正从河南,江南等地往武昌集合,距离长沙太远。

  长沙显然不安全,叛军下步肯定要打常德,那边也没兵马驻守,大概率会降,一旦叛军拿下常德,长沙可能被包围,而且万一讨逆军绕过长沙,直取岳州(巴陵),断他后路怎么办?

  所以他们干脆放弃了长沙。

  于是不得已,两人退向武昌。

  朱能当时要守桂林,除了想钉个钉子在广西,也是因为桂林有宗室在。

  现在长沙的吉王还没有出现,要到大明战神明英宗时才封。

  所以长沙没有宗室,朱能和火真想来想去,还是退往武昌。

  此至,湖广岳州以西,包括长沙先后落下朱高煦手中。

  朱高煦把主力移到常德,官军则在荆州、岳州布置防线,双方在洞庭湖,隔河对恃,暂时都没有大的动作。

  官军在拼命从四面八方调派兵马,准备下一次的决战,而朱高煦则慢慢稳住各省的统治,训练精锐,征调粮食和民夫,同样准备着。

  ——

  明明还算酷夏,京师的九月却到处都是凉意。

  去年这个时候,朱棣还在朝廷中商议京师北迁的事情,但现在,除了迁都,还有汉王造反的事情,两件大事,弄的京师官员焦头烂额,或者说,弄的朱棣焦头烂额更好。

  靖难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百姓以充实北平;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十余万。

  这件事,当时就搞民间怨声载道,老百姓苦不堪言。

  但自明朝立国以来,老朱家就喜欢干这事。

  朱元璋当年迁江南苏州富户到凤阳,到其他地方,也是动则迁数万,十余万的。

  大明百姓在他们眼里,特别是富商在他们眼里,和猪罗没区别,想往那迁就往那迁。

  偏偏这时候的商人和富户还很听话,因为他们的地位还排在农民之下。

  你要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地主阶级比较嚣张,那时再想这么迁,可没这么容易。

  到永乐四年,即今年一月,朱高煦还没有起兵前,朱棣又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朝廷在北平前后投入了近千万两白银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几乎把户部的财政给掏空了。

  这才刚动土开工几个月,朱高煦突然反了。

  原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