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9章 狗奴才,让本王脚踏两只船?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传话,北平布政使、行部尚书郭资求见赵王。

  永乐元年,朱棣把北平改北京(咱们小说里还是叫北平先),置北京行部,设尚书二人,位同布政使。

  郭资为北平布政使兼行部尚书,统六部事。

  之后朱棣下令在北平兴建皇城,也全归郭资负责。

  所以朱高燧对郭资比较尊重,因为他知道郭资是父皇的心腹重臣。

  “让他进来。”朱高燧赶紧道。

  不一会,郭资也进入大殿,随同前来的,居然有个熟人。

  “淇国公?”朱高燧没想到丘福会来。

  淇国公哈哈大笑,上前拜见赵王。

  丘福说,今天他和房胜(富昌伯)、郭亮(成安侯),房宽(思恩侯)徐理(武康伯),孙岩(应城伯)、陈珪(泰宁侯)等一起来到北平,以后他们几人,配合赵王,负责北平和北方的城防事务,俺过两天就走,走的时候,会带走北平七卫中的精锐,后面会有淮安的三卫兵马过来参与北平防守。

  朱高燧更加感觉到朱棣做了两手准备,抽取精兵参与湖广决战,淮安的新卫来参与北平防守,若大胜自然好,若是败了,极可能放弃京师,退守北平,再次重演靖难的一幕。

  丘福接着又道:“陛下让俺来打声招呼,朝廷现在缺钱,今年亲王府的俸禄,暂缓一缓。”

  “。。”朱高燧愣了几息,但马上做出一副关心父亲的表情:“儿臣什么都是父皇给的,当然全力支持父皇。”

  “汉王要是能像赵王这么想就好了。哎。”丘福摇头道。

  众人皆是无言。

  等两人走后,黄俨看着朱高燧笑道:“这么多大将来到北平,又见靖难时的精彩啊。”

  “特娘的。”朱高燧心里骂道那也不用削老子的俸禄。

  不过父皇的安排挺有意思。

  丘福对北平七卫比较熟,靖难前就是北军千户,在北军中素有威望,应该是过来抽取精锐的,把北平的精锐,悄悄投放到湖广战场。

  房胜和郭亮,在靖难中一个守通州,一个守永平,整个靖难打了数年,力保不失。

  特别郭亮,守城非常有水平,部下只有几千人,面对山海关和辽东的数万官军,纹丝不动,像钉子似的扎在原地。

  孙岩在靖难中也是一直驻守通州,和房胜搭挡。

  但是这次被调回北平,有用人质的意思。

  因为他女儿嫁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起兵后,孙岩当时在开平,他立马表态和朱高煦划清界线,但朱棣还是把他招回京师,以软禁。

  这次带到了北平,也是有控制的意思。

  因为他的儿子,朱高煦的大舅子孙亨还在河南。

  孙亨在靖难后,晋升为河南都指挥使。

  朱高煦起兵,同样表态和朱高煦划清界线,但朱棣立马往河南又派了个新的都指挥使让河南和北平当年一样,出现双都指挥使的局面,军中主要大小事务,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