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3章 高煦不能为太子的理由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说后方河道都堵了,如果再堵几天,没有粮食运上来,这雨没停下之前,咱们恐怕就要饿死了。”有人发着牢骚。

  “也不会一直下,等雨天再攻几波,应该能攻破巴陵。”吴达只好道。

  “屁的。”众将不置可否。

  此时有人看到侯显回来了,赶紧一哄而散。

  朱棣这会正站在大门后面听着,脸色铁青,非常难看。

  诸将都想退兵,让他又羞又怒。

  但现在他重要的心腹又不在,如果此时和当年齐眉山之战后一样,让大伙站队,决定退兵是否,他估计八成军将都能站到退兵那边。

  他再次长长叹了口气,郁郁寡欢回到主位上。

  不一会,侯显进来拜见,向他汇报了一些事。

  朱棣也没心思细听,听到一半,突然问:“现在与逆子谈和,可行否?”

  “。”侯显脸色微变,不可思议看着朱棣。

  当初朱棣可是在朝堂之上,公然发作,谁敢言和,斩无赦。

  所以后面官军连连惨败,征调举国之兵,搞的劳兵伤财,天怒人怨,朝中也无人敢出声。

  但朱棣就是朱棣,脸皮厚啊,没啥事他不能干的。

  现在他是想以讲和的名义,暂时拖延一下。

  因为他想退兵,等福建那边战果。

  如果没有讲和的理由,一旦他退兵,逆子肯定要进逼追击,到时怕变成一场溃败。

  侯显也没想到朱棣会问他军国大事,他犹豫了下,硬着头皮道:“汉王如果知道陛下还念着亲情,必然深明大义,罢兵言和。”

  “侯显,你愿意去和高煦讲和吗?”朱棣立马道。

  “奴婢遵旨。”侯显马上道。

  于是朱高煦很快接到消息,朱棣派侯显过来议和。

  一听到这消息时,朱高煦就笑了。

  朱棣还是这个德性,当天下人都是傻子,就他最聪明?

  或许是靖难中朱棣多次用离间信,议和等方式来和朝廷打交道,还占了上风,所以朱棣以为也可以这么对朱高煦。

  “行,让侯显进来。”朱高煦胆子更大,直接大开城门,把侯显放进城。

  “奴婢拜见大王。”侯显低眉顺眼的叩见朱高煦。

  “侯显免礼,咱们在燕王府虽然交集不多,本王向来比较尊重大伙,你心里是有数的。”

  “大王礼贤下士,待奴婢们和亲人一样,王府中的奴婢们,私下都夸着呢。”侯显这句话倒不是拍马屁,主要是那时朱高煦故意拉拢人心,在这方面做的是比两个兄弟要好。

  侯显马上又道:“陛下与大王血融与水-——”

  朱高煦挥挥手,示意他先别说。

  侯显话说到一半被叫停,愣在原地,脸上涨的通红。

  “你就直说,朱棣要如何议和?”朱高煦问。

  侯显无奈,便道:“陛下的旨意,大王退出湖广,在湖广为界--”

  朱棣的意思让朱高煦退回贵州和广西,然后大明一分为二,从上到下,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