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5章 弹劾自己的奏本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在会有遗漏的时侯。

  当然,像朱高煦这么强势用武力夺取天下的皇帝,夏原吉不认为有臣子们敢这么做。

  夏原吉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杨荣正在头痛。

  因为他看到了弹劾自己的奏本。

  弹劾的人还是右都御史孟善。

  孟善得到朱棣和废太子朱高炽重用,但讨逆战后期看情况不妙,立马投降,朱高煦进京后,得到重用,由武将改为都御史,这在大明朝又是首例。

  但朱高煦当了皇帝后,已经改了无数祖制,所以大臣们已经麻木了。

  今天好死不死的,杨荣拿到弹劾自己的奏本。

  他下意识先一把捂住,然后左右看看,大伙距离他都挺远的。

  杨荣又羞又恼,悄悄移开手,看了一眼,差点吐血,整张脸也憋的通红,下一刻,他的心脏,更是不争气的跳动起来。

  孟善曾是废太子府上常客,讨逆战时,孟善有次和杨荣一起在太子府上,当时还有谭忠、黄淮。

  那会正是官军大败,讨逆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并且徐皇后也突然去世。

  杨荣在那天出了个主意:隐瞒徐皇后死迅,传旨让朱高煦回来看望病重的母妃。

  朱高煦肯定不敢来,到时就以此为理由,通告天下,朱高煦无情无义,没有人性,不讲人伦。

  杨荣还说,如果朱高煦学陛下(燕王)当年,到长江对岸隔空拜祭,故意不进京,也没事,在长江对岸埋以重兵,再令水师,以炮击,击杀朱高煦,叛乱立马能平。

  废太子后来向朱棣汇报,朱棣果断采用了,并让吕震的女婿去传旨。

  所以这件事,朝中很多人知道,而当天,孟善和黄淮都在现场,并且现在都在为朱高煦效力。

  黄淮是忘了这件事了,就算记着也不会提。

  但孟善这家伙居然突然提到这件事,而且和小作文似的,按朱高煦要求,有时间有地点有人证,特别提到,黄淮当天也在场。

  “这恶贼。”杨荣也不会骂人,只能在心里怒骂孟善。

  当年这件事,没对朱高煦有什么影响,朱高煦根本没理会,但那会他们想骗朱高煦进京,然后捕杀朱高煦的主意,可是杨荣出的。

  杨荣这会慌的要命。

  他双眼死死瞪着奏本,突然很想把它塞进自己袖子里。

  但很快,他缓缓回头,身后的盒子上面写了;“28”。

  通政司送过来的时候,已经点过数,这盒子里有28本奏本。

  总不能凭空少了一本吧?

  这怎么办?杨荣魂不守舍。

  杨荣是聪明人,稍微想了下就知道这种奏本瞒不过。

  唯一的希望就是皇帝不会关注,因为朱高煦很多奏本都随便看的,不会细看,有的甚至不看。

  重的放在前面?杨荣想到皇帝说过的话,重要的奏本放前面,我这如果算不重要的,放最后?皇帝会不会看?

  会看,杨荣很快想起来,前几次皇帝专门从最后面看奏本。

  皇帝太阴了,明明最重要的放前面不先看,有时故意拿最后面的看,有时也从中间看,非常随机。

  瞒天过海看来也不行。

  杨荣坐在那里纠结半天。

  也不知过了多久。

  边上突然有人道:“杨大夫(杨荣有个职位是奉训大夫)”。

  他回头,正是胡广在问他:“你批好没有,今天轮到咱俩换了。”

  原来胡广自己的已经批好,按皇帝要求,每个奏本,必然最少要有两个人看过,最多不能超过三个人。

  刷,杨荣脸涨的通红,结结巴巴:“稍等,稍等,马上好。”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