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挖冬虫夏草(上)_我的农场在沙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疯疯癫癫的喊了一阵,蔡鸿鸣等人就继续往前走去,远远的就看到山上有人在挖虫草,草地上被挖出了一堆堆小土堆,显然那边已经被挖过。

  虽然蔡鸿鸣他们过来玩,不计较挖多少虫草,但总要挖到那么一点才有成就感。那些人挖过的地方肯定没虫草,所以他们就往另一边的灌木丛走去。

  虫草不只长在草场上,还有灌木丛、树林下,只要松软的地面都可能有虫草生长。

  因为生长的地方不同,所以冬虫夏草也分了好几个等级,有坝子草、树林草和雪山草,其中以雪山草最为珍贵。

  虫草藏名叫“野扎贡布”,直译为汉话就是夏草冬虫。

  清代吴仪洛所写的《本草丛新》中记载,冬虫夏草功能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其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

  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巴青,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有关冬虫夏草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国王有两个儿子,老大心黑手辣,他为了争夺王位,设下毒计,想趁聪明伶俐的弟弟去山上游玩的时候,人不知鬼不觉地将他杀死。山神得知后,为了保护那位弟弟,便将他变成一只虫子。老大发现后,就施展魔法,变成一只山鹰,想去吃掉虫子。可是虫子很机灵地钻入地下,并且长出一根草尾巴,混在草丛里,再也找不到。

  老大气急败坏,最后无可奈何地死掉了。

  心地善良的弟弟也因此看破红尘,不愿去继承王位,宁愿以自己的身躯,为世人作出贡献。

  这件事情感动了山神,就在他那已经变成虫子的身躯里面,注入长生不老之药。这样一个神乎其神故事,在以前感动了很多人。因此,巴青不少牧民,都不敢也不忍心去挖虫草。更有一些顾虑深重的人,别说上山去挖,就连走路时碰见虫草,就认为是“朗木多”(倒了霉),大声“呸,呸”着飞快地逃开去。

  这个故事和其它地区流传说冬虫夏草是山神的头发、肠子有点相似,都是劝告人不要去挖虫草的。可惜人世轮回,到如今,人早已失去敬畏之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好东西被人为的祸害掉。

  蔡鸿鸣等人钻入灌木丛中,仔细的找寻虫草。

  这边没有人走过的痕迹,理论上应该能挖到不少才对。可惜事与愿违,挖了一会儿,除了眼尖的松娜挖到两棵虫草外,其他人都没有收获。

  挖虫草是个很累的活,不仅要承受高海拔的压力,挖的时候还要半跪在地上仔细寻找,眼睛都看抽筋了也未必能找到一棵。

  没找到虫草,一行人不由得有点丧气。挖了一阵,一群从没干过这种活的菜鸟们也累了,就找了处地方,喝口水,休息一下。

  “松娜,你们这边到底有没有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