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1章 一器而工聚焉者车最多_直播之工匠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种实验,却也没有一件能达到原物的接缝之小。”

    开什么玩笑!

    这怎么可能呢?

    就连西安市市长都有些惊疑不定,这种如此详细的数据,他以前是没有仔细看过的:“那时候古人怎么可能有这么精细的仪器?”

    仪器?

    姚馆长唇角泛出苦笑,摇了摇头叹道:“他们没有仪器,他们用的,是肉眼,是双手。”

    正因为没有任何外界借助的先进仪器及工具,才让他们的这种成就为世人所惊叹。

    众人仿佛看到,一盏盏油灯下,有人眯着眼睛,仔细地将金银塑造成自己需要的形状。

    纤细如丝,薄如纸片。

    达不到要求便熔掉,再重新塑造。

    一遍一遍的尝试,直到最终达到自己的要求为止。

    而那个身影,也慢慢在脑海中,与眼前、与场中的那名青年重叠。

    一举手,一投足,陆子安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只用最短的时间、最省力的操作进行组装。

    明明没有任何美感,却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在这一刻,陆子安仿佛在发光。

    他仿佛是一位傀儡师,完美地操纵着这十五个人。

    动作如行云流水,他们十六个人的搭配无比精妙,所有人一举一动都没有一丝累赘。

    “那陆大师现在在装的这个,是缨络吧?”有人啧啧称赞:“感觉很细,像真的线一样。”

    姚馆长捋了捋胡须,点点头:“是,这是铜丝,铜车马上很多地方用了铜丝,直径一般在0.25~0.8毫米之间,但车上的缨络和右骖马上的铜丝,其直径仅0.25~0.3毫米。”

    在缺少放大镜的年代,他们是如何把铜丝制作得如此之细的?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发现其制作工艺是:先铸成铜板,经锤打成零点几毫米的薄板,然后裁切再经加工而成。

    “49。”

    左侧的人伸手拿起两个零件,递了过去。

    “这就是锥度配合连接!”姚馆长适时提高声音:“这是车上的铜伞的22根弓和银质盖弓帽的连接!”

    弓和弓幅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