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7章 大封赏赐,功列第一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又有何功劳,能居我之上?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臣觉得他们也不过是捉刀弄笔,如今却能列功第一?臣实在感到难以心服!”

  李神通很不客气的把矛头对准了秦琼父子和房玄龄杜如晦这两皇帝心腹文臣,实际上也是认为皇帝封赏不过是唯亲信而已,并不是按功。

  李世民见李神通这么一带头,殿中很多人都也跃跃欲试,于是毫不客气的道,“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叔父虽首举义兵呼应,可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朝廷派叔父统兵安抚山东,结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叛乱,叔父又丢兵弃甲,望风脱逃,甚至一度为贼所俘。”

  “秦琼随朕统兵征战,冲锋陷阵,大小数百战,受伤流的血都有数斗,为朝廷征刘武周平王世充败窦建德破刘黑闼拒突厥,屡立战功,军功赫赫,当年太上皇都曾称赞忠勇无双,如何无功?”

  “秦琅虽年轻,可靖乱讨逆,也是立下大功,更别说一人便平定河北王君廓李瑗之谋反大乱,这是多大的功劳?至于说玄龄和如晦,虽为文臣,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于开国治国皆立有大功,论功行赏,自然都当在叔父之上。”

  李神通被提起当年统兵败绩,有些脸红,他虽然多次节制一方,可却从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相反败仗倒打了许多,经常被打的丢盔弃甲。但是他还是不服,“侯君集、尉迟敬德、张公谨、张亮等原不过陛下身边亲兵侍卫,又如何能居功于我之上?”

  “臣虽未有什么大功,可这苦劳总有的吧,今次封邑,不说封个一千五、一千三,可封个一千二、一千户总该有的,却只给个五百户?”

  “河间王孝恭封一千二百户,叔父认为您功劳要比孝恭大,或者说跟他一样?”李世民反问。

  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也是宗室里打仗最厉害的一位,当年在李靖的辅佐下,为朝廷先定巴蜀,再平南梁萧铣,又定岭表八十余州,可以说,整个东南半壁江山,都是李孝恭打下来的。

  李神通又哪能跟李孝恭相比,朝廷派孝恭攻略东南的时候,派他去镇抚山东,结果他被窦建德打的全军覆没,地盘皆失,自己还成了俘虏,连带着把人家李世绩都亏的被俘了。

  后来窦建德被杀,他再安抚河北,又搞的河北皆反,刘黑闼再次打的他丢盔弃甲,当时的他可是不论兵马还是其它,都全面占优势的。

  李世民拿孝恭来压李神通,这让他没法反驳了。

  可接着李世民又说,“江夏王道宗,功绩可不比叔父小,但此次也只封五百户,叔父认为功绩比道宗高吗?”

  李道宗此时不过二十四岁,辈份也比李神通低一辈,可这位江夏王十几岁时就随李世民帐下征战,最是骁勇善战。

  虽说不如李孝恭那般名声大,但却也是实打实的骁将,几乎随着李世民打过所有的仗,武德五年起,驻守灵州,担任都督之职,几次打退突厥来犯之兵。

  李神通最大的不足,就是统兵打仗方面。

  李孝恭是早年为朝廷打下半壁江山的方面大帅,李道宗又是宗室里能征善战的后起之秀,李神通一个都比不过。

  于是李世民轻敲着御案,把想要置疑这份封赏名单的出头鸟给打了下去。

  李神通退下,于是刚才还想跟着起哄的丘师利等将领们也就不敢再吵闹争功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