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7章 反客为主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斗中失败后迁进山区,然后又跟土蛮打,败了,再迁,或者干脆就没了,赢了,就扎下根来,继续斗。

  当年谅山杨家,最先是从齐鲁迁到了广西苍梧,再然后到交州的九真郡,然后又败走交趾郡,最后再退到了谅山一带山区,最终生根下来,并且昌盛起来。

  没有人会轻易舍弃自己的地盘。

  对于岭南的这些客家人来说,更加不会,因为他们的地盘,更是祖辈们有鲜血在一次次争斗中打下来的。

  小斗年年有,大斗三五年一次。

  每一次发生争斗,这些客家人的村子里,都会举行大会,最后还要抽签选出一支敢死冲锋队来。

  这些就是死士,抱着必死之心上阵。

  每次争斗,这些人也是死伤最惨重的。

  为村寨斗争而死的人,他们的父母孩子,会由村子里帮忙赡养抚育,正是靠着这些,外来者客户们硬是能在这蛮荒立足,甚至发展起来。

  “打下谅山坞,我秦家将取代杨家,继续领导汉民客户在这蛮荒立足发展。”

  ·······

  进攻的时刻到来。

  出征的队伍如同是一只蜿蜒的巨龙,由无数钢盔银甲铁盔,长矛横刀弓弩交融组成。

  蛮子们吹着水牛号角,敲打着雷纹铜鼓。

  而秦家的旗手高举着军旗,引领着一万余人的人马,浩浩荡荡的沿穷奇河而下,直奔谅山。

  这支队伍旗帜飘飘。

  最前面的是秦琅的五百亲军卫队,各自高举着自己的都旗,附离狼卫的白狼旗帜,黑云长剑都的黑云和长剑旗帜。

  银鞍铁禄都的银马鞍和铁胡禄旗帜,还有银枪旗帜,剑盾旗帜,长弓旗帜。

  深秋的山风吹拂着这一面面旗帜,猎猎作响。

  沿途所过之处,野兽避走,鸟雀高飞,纷纷为这支大军让路。

  五百亲军护卫着卫国公、武安州世封刺史秦琅,一名两米多高的壮汉为秦琅举旗,一面麒麟旗。

  阿侬夫人身着秦琅所赠的一身银甲,外罩红色锦袍,头扎红色抹额,英姿飒爽,儿子侬存信也骑着一匹小马,身着件红色皮甲跟在旁边,她们母子带来了门县乡勇一千战士。

  三百骑士轻骑在侧,五百武士也皆马步护卫中军。

  由左溪各垌子弟组成的铁林军八百人马。

  还有由攻破水口等寨后的垌丁俘虏组成的仆从军。

  再加上第一批中原移民,整整一万余人。

  又有几千负责运输粮草的垌丁们。

  距离谅山坞堡还有十里,一座周长二里左右的坞堡,拦在了前面。

  他建于道边高坡上,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往坞堡,居高临下。

  道路已经被树木堵塞,还挖出了几条濠沟,杨家坞兵站在坞堡墙上,如临大敌。

  秦琅打量着那个坞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是杨家主坞的外围坞堡,位置还不错,也比较险要,易守难攻。

  不过也有些不足之处,就是这个坞堡是建在山坡上,而不是挡在道前,路在堡下过,而不是在堡内过。

  这就意味着,秦琅其实根本不必理会他,直接带兵绕过就行了。

  他有一万余人的兵马,也有自信可以直接拿下主坞,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后路被断,粮食供应出问题这些。

  “不要理会他们,把路清出来,我们直捣敌人老巢,擒贼擒王!”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