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1章 妻妾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已,对吐蕃漠不关心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在于吐蕃暂时还无法威胁到大唐。

  毕竟吐蕃在大唐眼里,跟泥婆罗、天竺诸国没啥两样,都是极遥远的国家,双方都不接壤邻近,过去吐蕃也从不曾跟中原有过正面接触过,所以大家为什么要过多关注这样一个小蛮国?

  关注吐蕃,还不如多关注下高句丽,毕竟当年隋亡国也有很大原因是数征高句丽败亡引发的,高句丽立国七百年,可就是在当年汉朝的辽东诸郡基础上立起来的,更别说魏晋南北朝以来,不断的向西蚕食吞并辽西,袭扰侵略辽西。

  早晚大唐还是要收拾高句丽。

  又或者说西北方向,吐谷浑直接威胁陇右河西,影响大唐重返西域,这才是如梗在喉呢。哪怕就是西域的高昌小国,也比什么吐蕃更让大唐关注,毕竟高昌这些年依附于西突厥,国内有部分亲突势力不太老实,对大唐不太客气,经常袭扰大唐的丝路商队,阻拦胡商西来。

  没有人觉得吐蕃有什么资格可以得到大唐的关注,更不会觉得吐蕃会成为威胁。

  不过秦琅知道历史,所以知道吐蕃是个怪胎,几乎是伴随着大唐的建立而崛起,然后双方斗了二百年,最后又一起灭亡。

  吐蕃真的能威胁大唐,他们夺取了陇右,甚至打进关中,一度攻占长安都城。

  这样的吐蕃,怎么可能不是敌人呢。

  历史上,就在几年后,吐蕃可就要杀入大唐,双方展开了第一次大战,吐蕃让大唐第一次真正重视他们。

  秦琅不希望等到被吐蕃人杀进家门时才来发现他们。

  当然也不希望自己重金投资叠州,最后让吐蕃人给抢了去。

  秦琅想的一时有些远,便发起怔来。

  管事们见了,也不敢打搅,便都沉默的坐在那里。

  “其实。”

  秦琅回过神来,“叠州这里慢点来,你们的计划可以放到松州去,缩小点计划规模,在松州搞吧。那是我阿爷的世封地,不用担忧政策变动什么的,有阿爷支持,可以放手去做。”

  管事们倒是意外一喜,本以为计划就此被打回,谁料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居然给他们引向了松州。

  松州也一样,关键是这个计划由他们来实行就好。

  茶会结束,管事们带着欣喜退出,秦琅已经同意由他们去松州开始自己的商业计划,甚至还特批了钱款和人员的调动,让他们好生欢喜。

  回到书房,开始阅读各种信件,有家书,也有朋友们的信,甚至刚分别的程咬金刘兰成等也有信来。

  好在也没什么要事,都是抱怨侯君集唐俭这些人,秦琅也懒得理会。

  妾侍玉箫和幼薇的信他看的较为仔细,玉箫的信里说的最多的还是儿子秦俊,说这小子如今又长大了许多,总是问耶耶哪去了,说儿子想念父亲了,她也想念三郎了。

  鱼玄机说儿子出生时只有四斤八两,说是动了胎气,有些早产,孩子有点先天不良,而她自己又没奶水,只得请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妻子来做乳母,信中说了许多话,能看出她生了孩子做母亲后的许多变化。

  最后她让秦琅给孩子取个名字,秦琅想了想,提笔在信上写下一个仁字。

  秦俊秦仁,大哥叫秦俊,二弟就叫秦仁吧,希望这个早产儿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生下来就是武都侯了,这辈子也不求他有什么大出息,健康安稳的当个仁孝的富家翁也好。

  信后,却还有意外惊喜,擅长工笔的鱼玄机,居然亲自为儿子画了一副小像,看着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他突然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想要回长安了。

  未婚妻长乐公主也给秦琅写了数封信,先前在军中没有收到,都积存着,一封封打开,一笔字倒是写的真好,很有淑女气质,词句里也感觉的到成长了许多,想想,她也九岁了。

  距离当初的十年之约,已经过了一半。

  公主年前随皇后去了洛阳,如今一直呆在洛阳,只是说很不习惯洛阳,还是喜欢长安,又说许久不见十分想念。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