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大扩军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时间内,完全控制抬弯。

  并且大肆扩充军力,主动出击,打开局面。

  抬弯虽然战略地位重要,在后世甚至还有天然杭亩的称号。

  但其孤悬海外,根本就不能当做后方和根基来发展。

  不论是战略纵深还是耕地面积,不能说聊胜于无,只能说完全没有。

  朱怡炅自认为自己是不比当年国姓爷一家优秀的,人家三代人发展,别说反攻清廷了,连厦门这个据点都被迫放弃。

  他只有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这段时间若是无法打开局面,那就会成困龙之局,被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回到府城的朱怡炅,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先对军制进行改革。

  好吧!与其说是改革,倒不如说,是让军队正式正规化。

  原来的军制虽然好用,但整体还是太过粗糙。

  只是为了让麾下义军快速形成战斗力,弄得权宜之计。

  现在,朱怡炅不仅要重新整编,还要进一步扩充正规军的数量。

  首先,朱怡炅麾下军队采取的基层建制,这一点不用改。

  不仅如此,后面招募的新兵,还要全面推广下去。

  然后,朱怡炅在原来的基础上,则再次增加编制,团总之上,设镇。

  行吧,还是照搬后世那一套。

  区别就在于,新的镇级不再像之前那样,是三个团为一镇。而是五个团,且增设一个营,合计四千八百人。

  增设的那个营,暂定为天雷营,专门负责投掷糖火药制成的手榴罐。

  该营后期的军事训练,也会偏向于体能和臂力训练,力求能扔的更远,扔的更多。

  朱怡炅麾下直辖的两个团,加多出来的一营,配上郑定瑞的一个团。再从福建水师中吸纳两个团的降兵,合编为大明新军第一镇。

  自己这个大明中兴王则担任第一镇指挥使。

  这些福建水师的降兵都是亲眼见识过明军凶悍的,再加之明军之前的十抽一行为,在哪儿当兵不是当兵呢?

  反正大不了回头打输了继续投就是了,他们大多本就是沿海渔民,穷困潦倒才来当兵。

  标营还好,底层水师军兵对施世骠这位名将也还凑和,但对清廷,那是真没啥归属感。

  说句不好听的,临阵朝天放几枪,就算对得起皇上了。

  而且明军开出的条件也足够优越,投军就分田分地分银子。在大棒加甜枣双重保险下,这些福建水师降兵投的毫无心理负担。

  而新军第二镇,主体为杨恭麾下由清军和郑家军合并的旧式军队。同样吸纳福建水师余下的两千余人,但不设立天雷营。

  其内部军制,亦不做变动,只是给予正式番号。算是给杨恭投效自己,全力办事讨好自己的回报。

  至于先前十抽一招降的那九百多南澳镇标营,则划归徐进管辖,编为新军第三镇。徐进为第三镇指挥使,并从杂兵营抽调三千人组成第三镇,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