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15)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桩桩发明,让韩冈在军中的声望无人能及。其他文官要恩威并施才能控制的军队,他出来亮个相就足够了。

  可县官不如现管,韩冈远在东京,而吕惠卿他现在就在这里。

  作为安抚使,吕惠卿手上的军权其实极其有限。想要调动任何一部禁军,都要经过朝廷的同意。即便是调动数百厢军修补大名府河防,事后也必须要向朝廷报备。

  所谓安抚,只是安靖地方而已,又非宣布威灵的宣抚使,连经略的名衔都给去掉了,单纯的安抚使,根本没有对外作战的权力。

  可是如若敌国侵犯疆界,攻击边寨,指挥守军进行反击,朝廷绝不可能对此进行责难。

  刘绍能身在雄州,直面辽境,帐下数千兵马的驻地控扼要冲,一旦边地有警,立刻就能出兵。那时候,朝廷想不打都不成了。

  吕温卿却不能不担心,吕惠卿仅仅一句话,如何能让他安心,“但介甫平章如今也压不倒韩冈,太后总是偏帮着他。”

  韩冈的资望,在朝野中自无法跟王安石相比,但说起对太后的影响力,王安石就要瞠乎其后。至于其他人,那就差得更远了。

  “那是在边境无警的情况下,万一边境有警,他若还想要点颜面,就不可能再反对出兵。”

  “啊……说得也是。”吕温卿被说服了。

  不是因为吕惠卿的言辞,而是看到兄长的表情,让他相信吕惠卿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耶律乙辛篡位,辽国人心必乱。若大宋坐视不理,数年间,他就能坐稳皇位。如果官军北进讨逆,原本只能隐忍的辽国忠臣,就有了举义的机会。机会不是等来的,是打出来的。”吕惠卿沿着池塘边的小路慢慢走着,边走边说,“如今士林清议,民间议论,皆曰可战。国中兵精粮足,也非旧日可比。不趁辽国人心混乱时进攻,更待何时?”

  “的确如兄长所说,外面连卖云吞的小贩,都说要趁着辽国内乱去打上一场了。要是必须得出兵,谅那灌园子也只能附议,不至于像文相公当年一般,连脸皮都能不要。”吕温卿又笑着低声说,“听说他当年被介甫平章硬是派去在横山,明说不要任何功劳,可他还是尽心尽力。像他这般重名,想必不会故意再从中阻挠兵械粮秣的转运。”

  吕惠卿轻轻摇头,向前走去,他可不会相信韩冈的品性。

  韩冈当年在横山尽心尽力,是因为他有恃无恐。有韩绛那样的主帅,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打个平手,占下一小片地来,十万兵马劳而无功。看透了这一点,韩冈又有什么不敢用心做的?放到现在,韩冈如何会给自己这个机会?

  王安石是平章军国重事,而韩冈只是一个参知政事。两者之间的差距,绝不仅仅在地位上。这一点,在战争期间,会分外明显的表现出来。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