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5章 谁的奶酪(三)_长夏江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小哥两个理解了她这些更深的打算后干脆都傻了。

  全都目瞪口呆。

  再之后就是左右观望,像是生怕有别人听了去。

  确实,如果这一切能顺利发展,就算小哥自己不大规模养猪,就算这里的猪肉市场还是没有大的变化,他靠卖家禽就能改变目前的处境。

  但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暴利和夸张。

  因为当销售商大幅提价,供应商又不是傻瓜,自然会跟着提价分一杯羹,不然真翻一倍卖一只鸡就能有八九十铜币的收入,这么暴力带来的后果自然就是无数人的市场追入。

  然而市场需求有限,谁都想自己赚钱啊,市场竞争的存在自然会把供应商价格抬高,把销售价格压低。

  除非小哥能把某个品类打造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且成为总代理或一级经销商,这样才能稳定售价。

  这还只是稳定售价,成本价就还得看跟供应方的协议了。

  成为总代理这种事对鸡这种商品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毕竟就算品种独特,只要不是有地域限制,任何人想自己繁育都不难。

  这样不管是售价还是成本价都很难维持在固定的价格。

  只能说只要这种鸡属于名品鸡,售价就能维持在高价位区段,根据地域和供需关系上下浮动,不会低破一定底线。

  因为大家都想挣更多的钱。

  而成本价会因为售价提高而提高,同时又会因为供给增大而降低,直到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同时,通讯基本靠吼的车马时代信息传递可不快。

  这意味着本县城物价剧变的同时其他地方很可能还没反应过来。

  那么一些投机分子会大量购入外地市场的禽类回来本地销售,这对本地禽类市场又会是一波波冲击。

  谁都不是傻瓜,越来越多的优良品种和“所谓的”高级品类会被引入本地。

  到时候小哥都不需多做什么,多的是人帮着完善这一等级制度。

  其实区分品类等级在更大的城市肯定是有的。

  古代的人难道就不讲究吃喝?

  当然不是。

  历朝历代的文人们除了直舒胸臆地表达自己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志向、多么热爱大自然、多么舍不得和好朋友分别、多么空虚寂寞冷、多么思念家乡、多么缅怀先贤、多么忧国忧民、多么怀才不遇等感情的同时,也留下来了大量关于美食的著作。

  后来很多食物都带上了地域性的标签。

  它们被一代代传承和颂扬出去。

  它们象征和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民俗和文化。

  那是属于家乡的骄傲味道。

  讲究吃喝就讲究食材的品类和等级,古今中外从来都不缺一辈子投身于此的人,只为寻找到更顶级的食材和更完美的搭配以成就他们心中苦苦追寻的味道。

  只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让品类等级非常不完善,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