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如此会盟(三)(四更求支持)_正经的公子增加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士、重臣,就这样成了讨董会盟的总盟主。

  而这下声讨董卓,宣布联盟成立,主持会盟仪式之人,袁绍就当仁不让了,因为他是长子,也是过继给袁成的嫡子,现在既是讨董,也算是祭拜先人,请上苍护佑的同时,也请先人英灵护佑。

  袁绍要来,于情于理,袁术都不能争。

  会盟当天,袁术那个表情,可真是难以用语言尽述。

  不但袁术,还有袁绍、衮衮诸公、清流名士,好一幅众生相。

  林平之装扮成高顺的一个亲随,站在外围,好好的欣赏了一番。

  袁绍先祭告上苍、后祭拜先人,跟着声讨董卓,有名士给他当笔杆子,这篇檄文当真精彩。

  之后,又大肆封官,天子蒙尘,非常时期行权宜之计,袁绍代天子,先封他自己一个车骑将军。

  然后给了袁术一个前将军,让袁术的脸色从吃了一口鸟屎,变成了大吃一斤狗屎。

  其他人也都是什么镇西将军、征西将军之类的,曹操也得了个奋勇将军。

  高顺和曹性也都成了裨将军。

  林平之心说他要现身,怕不是也得被袁绍贬成裨将军,倒是正好凑成三个臭裨将。

  封官之后,才是如何讨董,但这又出了问题。

  名义上是会盟,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天下群雄并不想真正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战略部署,军事行动。

  大家都知道董卓厉害,都想拥兵自重,谁也不想将自己的兵马受别人指派,更不想交出去。

  像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愿意打,但不愿意交出兵权,然而问题是这两位就是清谈客,谈论文章经义还行,打仗根本一窍不通。

  甚至有的人就是想拥兵自重,想在乱世中占据一块地盘自保,根本不想打。

  像是兖州刺史刘岱就是如此,他不但不想打董卓,更跟东郡太守桥瑁有私仇,他甚至还有点不能说的心思。

  “那些根本不愿意打的,干脆就不去管他,愿意自己打的,就当作牵制董卓一部分兵马之用,总之现在我等无有掣肘,可以大干一场了。”

  曹操自然是愿意打的,他还是最愿意打的那个,不过他没有再和袁绍掺合。

  袁绍去河内屯兵,不过不是和河内太守王匡一起,而是选择更靠近上党郡与冀州交界的地方。

  上党实际是被本地豪族和袁氏门生故吏控制的,冀州士族豪门也大多支持袁绍,这样他前方有王匡做屏障,后方有士族豪门支持,进可攻退可守。

  袁术则带走了孙坚,屯兵南阳,准备从南往北攻打洛阳,但他只准备让孙坚带本部兵马进军,没准备自己上。

  袁家哥俩说的一个赛一个好听,定要杀进洛阳,诛灭董贼,清君侧,营救天子。

  但见识过吕布之威的他们,就没有亲自去洛阳的打算……就算曹操说的是真的,吕布暂时不在,但吕布还能永远不回去?

  送死你们去,好处我来拿,反正总盟主副盟主都是他们老袁家的,谁打进洛阳,他们都占一份功劳,还能被说成是最大的功劳。

  而谁遇到吕布,他们也不会遇到,不听说吕布死了,他们绝不会进军一步。

  他们不进军,曹操却早就等不及要开打了。

  四更求订阅,求各种支持,多谢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