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二章 银子分量不对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绝对是大明开国以来争议最大的皇太子。

  很多人都说,若弘治帝再多一位皇子,太子绝对会被废。

  三年前,朱厚照撒出20万两在大同垒起京观。因其中有老弱妇孺,被文人士子骂得狗血淋头。当时呈递给弘治帝的弹劾奏折堆满一间屋子。一间屋子不是比喻,是事实。那些弹劾至今封存在司礼监的房舍内。

  能对付魔法的还得是魔法。《京报》把所有难听的辱骂刊登出来,煽动被火筛重创的大同、宣府百姓和文人们对骂。百姓们骂大明文人吃里扒外,不先心疼心疼死于火筛之手的自家老弱妇孺。文人骂朱厚照有多凶,百姓就骂文人有多凶。同时血腥报复恫吓了嚣张跋扈、把大明边民视为圈养牛羊的鞑靼人。此后鞑靼人掠边,多以抢东西为主,非必要不会杀人。更不敢做出屠村之类的暴行。至此,文人很少再提京观的事。

  三年后,朱厚照意图与鞑靼联姻,遭受了百姓和文人联手反对。哪怕朱厚照口生莲花,把联姻的好处吹到天上去,大明上下反对此事的人远远大于赞同的。哪些赞同朱厚照,甚至愿意为他和别人打架的,不是花钱雇的水军,就是已经被朱厚照忽悠瘸了的年轻人。

  借助衡王纳异邦女子的由头,文官弹劾,武官弹劾、宗室弹劾,最后甚至有李荣带头几百名宦官联名写血书恳请朱厚照顾念祖宗家法。随着万寿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不止是弹劾了!进京祝寿的官员、宗室当着朱厚照的面明确表示反对皇室与异族联姻。

  面对滔天民意,朱厚照又是如何自处?

  他面带微笑,唾面自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当然了,没人敢打骂摄政太子。该辩驳的都刊登在《京报》上,别人想装瞎朱厚照也没法子。

  “殿下今年大办万寿节,各地布政使、都指挥悉数到场,宗室各藩都派了代表进京,十二个外邦派来了使者。到时出现不好的场面,皇上定会很难过。”刘健又劝朱厚照先服软、安抚臣民。

  心情极佳的朱厚照笑了笑:“一时没注意,万寿节竟然快到了。”他心情能不好吗?全国上下骂他,关注度突破九位数,正向着十位数发展。

  刘健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年谁说太子性子急躁的?急躁个屁!太子稳如老狗!

  “是时候让大家的注意力转移一下。这次鞑靼公主会来京给父皇祝寿,可别把小姑娘吓着了。”朱厚照嘴角勾起,幻想着百官们看到鞑靼公主时的表情。

  刘健眼睛差点脱框:“鞑靼公主要来?!”

  “首辅无须担心。本王又不是变态,不会对9岁的女童起什么心思。”朱厚照举手发誓自证清白。

  刘健咬紧后牙槽,一字一句地问,“殿下真的想要和鞑靼联姻吗?”

  “元帝国已经亡了,蒙古人的势力正在被扫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