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 94 章_接手穿书者留下的烂摊子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排外,只是一边在讨论人文地理、历史纵横、马场驰骋,另一边仍然如以往一般在讨论弹琴绣花,聊不到一起去,也算平常。

  很快,便有未参与书院教习的贵女们,回家央求父母,也要进书院——她们这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单纯觉得,不参加书院,在聚会上都没什么话题。

  对此,宁映寒放话,只要想进书院,随时可以。

  瞬时,又有一批贵女涌入这两家书院。

  宁映寒闲时翻看学生名单,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那是《满朝贵女都爱我》那本书中,中后期嫁与苏俊之的一位贵女,在用父亲的人脉为苏俊之铺了路后,成为了他后院莺莺燕燕中的一员。

  宁映寒带着微笑,合上了这份名册。希望当这位姑娘眼界开阔后,不会再为区区一张皮囊和花言巧语所蒙骗。

  不知是何原因,女子入学后,本来十分抗拒进学的那些纨绔子弟们也瞬间纷纷一心向学起来,搞得一些本来对女子入学颇有微词的官员们闭上了嘴。

  宁映寒偷笑,这倒不出她的预料,且不提每日来书院都能接触到女孩子们这种原因。以往女孩子们不懂书院运作,鲜少会对男子问起书院相关。但现在女孩子们都入学了,也参与了书院的考试。到时姐姐妹妹甚至心上人问一句你的课业如何,难道你好意思答一句成绩比你低一半吗?

  这些男子本以为女孩子们进学,都是玩闹性质。但选择相同课业的人,不论男女,小考时成绩都是一起排名的。

  一开始考不过女孩子的,都会被嘲笑上几句连女子都不如。

  但逐渐他们发现,女孩子们远比他们想象的优秀得多,小考中,成绩压过男子的女孩子越来越多。

  这倒让他们有了危机感,开始努力进学。

  女孩子们也惊奇地发现,她们拥有着不输于男子的智慧,也越发努力起来。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抛弃了琴棋书画这些在家中早就学过的课程,加入了其他未知的领域,选择和男子同样学法令、学文才、学政论的人不在少数,亦有不少娇娇柔柔的贵女却偏偏愿意学箭术、学马术、学骑射。

  她们的想法逐渐改变着,从为了热闹、为了新奇、为了有话题可聊,变成了真心喜欢书院的氛围。

  历史课上,她们听着先生口中数朝的历史,随着先生生动地讲述,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画面,有人渐渐觉得,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似乎比她们平日里聊的八卦来得有趣。

  马术课上,她们听着教习师父描述着大草原的样子,也会悠然神往,驰骋在马背上的时候偶尔也会突然生出不想一辈子拘在京城的想法。

  想读万卷书,想行万里路。这些女孩子的想法悄然发生着改变。

  女子参加书院在大启朝一时风行,大启朝其他地区也纷纷效仿京城,书院渐渐开始对女子开放。

  民间的公学也在元康帝的政令下,同意民间女子入学。

  效果比宁映寒当初设想的,还要好上许多。

  她与秦宣携手,走访过大启大半河山,考察着当地女子进学的情况,沿路游山玩水,惬意快活,可谓是一举两得。

  察觉时机成熟后,她返回京城,向元康帝提出,开放女子科举入仕。

  原本,宁映寒设想的,是待开放女子公学五年后,才能尝试开放科举。

  但现在,这项举措被她缩短到了一年。

  这项举措一经提出,不知遭到了多少人的反对,但元康帝力排众议,仍然下了这道旨意。

  “希望下一次春闱过后,朕能见到女子入朝。”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