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那人名叫郭奉孝!_风起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人,凉州南阳郡的傅太守给您送来了一封信!”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些拘谨的把一封书信放在了杨皓轩的桌案上。

  杨皓轩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对着刘浩笑了笑:“我知道了,你下去!”

  “喏!”刘浩如释重负,恭敬的退出了杨皓轩的书房。

  望着刘浩小心翼翼离开的身影,杨皓轩摇了摇头。

  杨皓轩新挑选的这十二个亲卫聪明是都挺聪明的,就是骨子里这种阶级观念还要慢慢的改正啊。

  这不由得让杨皓轩想起了才和张忠,宋夏他们那帮人相处的时候。

  他们那时候表现的好像还不如现在的这群孩子。

  杨皓轩拿起了傅燮给他的信,把帛巾从信筒里抽了出来。

  看着长长的一封信,杨皓轩笑了起来。

  傅燮一路奔波,到了汉阳郡,原汉阳太守是南阳人范津。

  范津知人善用,当年傅燮举孝廉范津是推荐人,所以范津是傅燮走上仕途的引路人。

  傅燮到了汉阳郡后,受到了范津热情的招待,两人相谈甚欢。

  傅燮与范津合完兵符,范津就告辞离去,轻车简行的返回了南阳老家。

  范津为官正直,造福一方,受到了乡里们的欢迎,家乡的人都以范津为荣。

  傅燮接掌汉阳郡后,善待百姓,体恤下属,对待羌人的态度与汉人无二,羌人们都感激傅燮的恩情,纷纷来投靠他。

  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傅燮广开屯田,在汉阳郡发展出了四十多个营。(一个营的编制是两千人)

  “这个傅南容,有了一些成绩就拿来与我炫耀。”杨皓轩笑骂到。

  杨皓轩心中也替傅燮感到高兴,傅燮不是混官场的料,他就适合与百姓打交道,做一方父母官。

  杨皓轩的案头放着一封与傅燮这封信意思大体相同的汇报,只是说话的口吻不同。

  这是早上荀彧派人送来的,负责监管凉州的午马司司主马泽把这个汇报送到了荀彧手中,看到了傅燮的名字,荀彧知道杨皓轩会感兴趣,就派人给杨皓轩送了过来。

  “马泽!还不错!”杨皓轩赞扬到。

  他对马泽的印象就是沉默寡言,做事稳重,是个能做大事的人。

  在凉州平叛的张温经历了大败过后不敢轻举妄动,驻守在长安的附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凉州叛军也乐得和汉军和平相处,所以两军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作战,只有些许的小摩擦,相安无事。

  六月份,担任车骑将军的中常侍赵忠因为百官的弹劾被免了职,文官武将们大多数都弹冠相庆,神采飞扬。

  杨皓轩兴趣乏乏的从大殿中走了出来,这种官场的较量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兴趣,胜负都不能对百姓有半分好处。

  今日下午不用去宫中授课,杨皓轩回到了家中,换上了一袭白袍,来到了荀家找到了荀彧。

  杨皓轩和荀彧两个人相对而坐,荀采跪坐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