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4章:暗流涌动!_风起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睛。

  骗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先骗过自己。(小杨同学绝对不是在偷懒!)

  不知从何而来的一道劲风破空而落。

  杨皓轩的两眼一合,微微仰身,一柄飞刀从他的面前飞过,钉在了地上。

  飞刀的力道很大,直接刺进了地里,余力未消,使得刀刃止不住震颤,刀尖上还插着一张帛布。

  “啪。”一道黑影落在了墙上,踩着瓦砾发出了一声声响。

  杨皓轩挑了一下眉头:“莫把我家的瓦踩坏了,很贵的,下次再踩坏的话得赔钱。”

  黑影穿着一身黑色的衣袍,脸上带着木头做的面具,腰间挂着一枚木质的刻着橄榄枝模样的令牌,此人正是坐镇司隶,监管京城消息的生肖主王力手下的暗探。

  和军队不同,他们的人数少得可怜,大概只有二三十人,具体有多少杨皓轩也懒得了解,都甩给了郭嘉和王力。

  但是他们都身负武艺,而且皆都不俗,擅长窃听暗杀之事,夜行数百里都不是事儿,不过二三十人,就能把这洛阳城里的事务办的干干净净,听说,军阳城之外的都能触及。

  军队在外征伐,十三司负责情报,这是很早就定下的规矩。。

  “不过是块瓦……”面具里的声音低沉。

  杨皓轩一愣,疑惑地看向那人:“你,是新来的?”

  “你怎么知道的,专门探听了我等的消息?”黑衣人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没。”杨皓轩摆了摆手,看来这小子是被人算计了,之前那几个小子每次送完了消息跑的跟兔子一样,终于来了一个萌新,连自己都不认识,那总该知道云中候府,这么憨厚的模样,一看就是被人忽悠瘸了。

  “哼!”那人冷哼一声,身子一晃就消失在了墙上,看起来轻功还是不错。

  靠在树下的王力摇了摇头,这群小子,真是欠收拾了,走到杨皓轩身边,拔出了插在地上的飞刀,拿下了帛巾,走向杨皓轩。

  “二哥!两块瓦砾,承惠十两银子!”

  听到杨皓轩的话,王力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一个跟头,不是说好了下次才赔的吗?

  杨皓轩从王力的手中接过了帛巾,脸上露出了冷笑:“李儒倒是好算计,还敢打皇甫老杀神的主意。”

  ……

  被任命为平津司马的张辽从董卓手中领了兵器,带着手下的兵马直奔北邙山。

  北邙山位于洛阳城北,绵延在洛阳与黄河之间,东西横跨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长三百八十余里,南北也有三四十里,丘陵起伏,沟谷处处,成为了洛阳北部的天然屏障。

  北邙山水深土厚,枕山蹬河,也是绝佳的风水宝地,是以后人有云: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自东周以来,多名帝王葬于此地,仅东汉一朝就有五位,距离洛阳最近的是冲帝刘炳的怀陵和灵帝的文陵,再往北便是顺帝刘保的宪陵、安帝刘祜的恭陵以及北麓黄河边上光武帝刘秀的原陵。

  因为帝陵需要文武大臣定期祭祀和参谒,所以邙山道修建的也极为宽阔平整,虽在山中,却畅行无阻。

  张辽一路急行军,到了傍晚,当一轮明月升起的时候,终于抵达平县,部队并没有进入平县,而是绕城而过,直奔平县西北三四里外的小平津渡口驻地。

  小平津关建于邙山北麓山口中断处,牢牢卡住了从平津渡口至洛阳的要道,整座关楼宽十二丈,高九丈,俯瞰关楼外宽阔的平津渡口滩地,两侧是高山,高山之上还有箭塔,可谓易守难攻。

  关楼之内,则是长达三四里的谷地,建有练兵的校场、营房、膳堂和一些防御工事,小平津的守军便驻扎在这里。

  这也是杨皓轩的并州军想要攻入洛阳的最重要的一个关口,张辽的任务就是潜伏在董卓军中,关键的时刻,能够控制小平津关。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