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再遇溶解性问题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理完毕,已经接近十一点了。

  许秋回到A501,坐在沙发上思考。

  张疆这边也是有浴室的,不过没有换洗衣物和洗浴用品。

  没办法,只能将就一晚上了。

  简单洗漱过后,他的目光转向至办公室的床,床单和被子都比较干净,估计没有被用过几次。

  许秋锁好房门,关灯,躺在床上,没有进模拟实验室,很快就睡了过去。

  今天的文献阅读和锻炼身体任务也没顾不上完成了。

  实在是太累了。

  从下午一点到晚上十一点,连续十个小时,除了中途喝了两口水,上了次厕所,吃了顿饭,就没有停下来过。

  说好的搞科研是脑力工作,这分别就是体力工作嘛。

  ……

  第二天,许秋一大早就起床,在张疆食堂吃过早饭后,返回实验室开始实验。

  穿戴好防护装备,他走到通风橱旁,掀开每个反应容器外的铝箔,查看聚合反应的情况。

  与预期一致,12个小时左右的反应时间,几个聚合反应都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

  不过,学姐的三个反应瓶中,有一个看起来不太行,因为反应瓶内没有析出固体物质。

  这个反应是学姐她自己投的两个反应之一,不是许秋帮她投的。

  他猜测应该是投料的物料比不是1:1,或者是反应容器漏入氧气导致催化剂失活。

  这也很正常,聚合反应对物料比要求非常高,催化剂也很脆弱,很多时候也很难判断是哪一步出现了问题,导致实验失败。

  许秋认真查看他自己的两个体系,PBT4T和P2FBT4T。

  前者和他之前在模拟实验室中观察到的结果的差不多,而后者析出的固态物质非常多,看起来不太正常。

  当初他决定使用这种2TBT单元,也就是在BT单元上接有两个氟原子的单元,主要是从文献中总结的经验。

  为了保证变量尽可能的少,除了引入的两个氟原子外,其他条件均未改变,包括支链的数量和位置等等。

  根据现有文献报道,在聚合物给体中,引入氟原子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提升其光电性能。

  研究者们往往都是报道个例,站在实验结果层面来描述引入氟原子的优点。

  比如,能够提高材料的光吸收系数,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提高共混薄膜形貌等等。

  但是,目前还没有人从理论上、或者分子级别上说明氟原子的作用。

  包括究竟什么样的体系适合引入氟原子还仍不明晰。

  不过,这也正常,实验科学本身就是以经验为主的,很多问题解释不了,便直接当做定理拿来用即可。

  许秋之前大致统计过,有九成以上的体系在加氟原子后,性能均有所提升,提升的幅度各不相同。

  当然,实际上可能没有达到九成,因为肯定有很多加氟原子后性能降低的体系,这样的文章没有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