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实验失败才是科研的主旋律(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秋对引入氰基这个基团很感兴趣,之前有调研过氰化物相关的知识,此时刚好用上。

  “无机的氰化物,比如氰化钠、氰化钾这类的无机盐,确实毒性非常高,一点点剂量就会嗝屁的那种。

  不过要上氰基的话,用的是有机氰化物,相对来说毒性没那么高,比如常用的乙腈溶剂只是中等毒类。

  而氰化物中毒的原理,是游离的氰离子可以抑制体内细胞多种酶的活性,使细胞缺氧窒息死亡,有机氰化物在体内解离成为氰离子的量并不大。

  虽说如此,如果直接接触、大量吸入有机氰化物蒸汽,还是有很大危险性的,包括想引入氟原子,也要涉及到氟试剂的使用。

  总之,我只是提个建议,具体怎么做还要学姐看你自己的想法。”

  “好,我再考虑考虑,”陈婉清点点头,“今天先按照现有设计的C4分子合成吧。”

  A502实验室。

  工作效率降低的DEBUFF已经消失,许秋干劲满满,准备着玻璃仪器、磁性搅拌子等必要设备。

  他选择的两条改进路径,分别是稠环化,以及引入杂原子——硒。

  对于刚合成出的3D-PDI分子来说,中间的核单元与周围PDI分子是通过“一根”碳碳单键相连接的。

  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分子结构的不固定,形成多种分子构象,这会破坏整个分子的共轭结构,不利于分子内的电荷输运。

  而稠环化,就是将核单元与周围PDI分子通过“两根”碳碳单键相连接,就可以稳固分子构象,提高分子的共轭性。

  就比如两个人手拉手,只是单手拉着,那么活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解锁很多姿势;

  但如果双手都拉上,两个人的姿势就被限制住,想玩出什么花样来就很困难了。

  稠环化的这个思路,本质上还是在模仿富勒烯C-60这样的球体结构。

  C-60的整个分子都是稠环结构,在球体表面共轭体系是连为一体的,电荷输运的能力非常强。

  另外一个引入硒原子的方法,是许秋根据现有文献找到的思路,算是在旧瓶装新酒。

  在有机光伏材料中,引入硫、硒、氟等元素,可能会提高材料的光电性能,这里想引入氟原子比较难,他最终选择了硒。

  至于光电性能提升的具体原理是什么,现在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很多问题在现阶段都是没有答案的,但不妨碍人们去应用它们。

  ……

  开始实验。

  第一个反应是PDI3-B-5的光环化反应。

  所用的原料是PDI3-B-5,碘单质作为催化剂,溶剂是甲苯,条件是常温、光照,反应时间为24小时。

  首先重蒸甲苯,然后在反应瓶中加入剩余的几十毫克PDI3-B-5材料。

  小分子的反应,对溶剂加入量的要求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