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 世事无常,后浪们太猛辣(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魏兴思带着唐云坤不知去哪里快活去了。

  许秋返回216,得知学姐今天的器件结果,效率最高%。

  去食堂的路上,许秋和陈婉清并排走着,学姐一副不想说话的样子。

  不过这次她倒是没有像之前合成C1时的那般失落,看起来还算淡定。

  可能本身也没有倾注太大的希望,或者,已经习惯了?

  “学姐,之后打算怎么做?”许秋随意问道。

  陈婉清白了他一眼,嘴巴张张合合,但没有声音发出。

  “1%的效率,在A-D-A里面也不算最差的,我见过有些文章做的材料是有机光伏材料,但连效率都不敢放,只做了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说材料的迁移率不低,照样能够发表。”许秋试图援引事例来安慰学姐,看到没什么效果,就继续分析道:

  “学姐的体系至少是一种新的结构,如果把表征数据补全了,投一篇三区的Macromol.Chem.Phys.应该还有机会的嘛。”

  见她还是一语不发,许秋自顾自的说道:“只是学姐的称号,要改一改了,之前是‘二区杀手’,现在是‘二三区杀手’啦。”

  陈婉清扑哧一笑,旋即瞪了许秋一眼,“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随后,她轻叹了口气,“再说吧,真要写文章,每个中间产物都要补一堆核磁、元素分析之类的数据,为了一篇三区文章,感觉不值得。”

  “这倒也是。”许秋点头回应,学姐现在也已经有四篇二区文章,自然不情愿为了一篇三区花费一个学期的时间。

  其实,学姐的四篇二区算是保守的估计,像她发的JMCA,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二区文章,而是处于一区和二区的叠加态。

  因为国内的期刊分区通常按照中科院分区,每个期刊根据其定位,存在一个大类分区和若干个小类分区,而大类、小类分区独立评判,可能存在差异。

  就拿JMCA举例,大类里,它是工程技术类一区,而且是一区Top,小类里,它是材料科学:综合类二区,物理化学类二区,能源与燃料类一区。

  有的学校对期刊分区是按照大类为准的,那么JMCA就是一区;

  有的则是按照与院系最接近的小类,比如材料系的话,按照材料科学:综合类为准,那么JMCA就是二区。

  还有的属于课题组给自己贴金的,不管大类小类,通通按照最高的那个来,也就是不论大类一区小类二区,还是小类一区大类二区的期刊,全部可以对外声称是一区。

  很明显,这种大类小类不统一的期刊,就算归为一区,也是一区里垫底的,大概率比不过大类、小类都是一区的期刊。

  比如,许秋发的一篇AM和一篇AEM,都是大类工程技术类一区Top,并在五、六个小类中均为一区,这种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