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主动加班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实验。

  他先打开超声波清洗仪,将基片清洗起来,然后进入手套箱,查看昨日所配制溶液的溶解情况。

  检查过后,三瓶都溶解的都非常好。

  其中,氯仿溶液比较特殊,因为它的沸点是摄氏度,而旋转加热台的设定温度是60摄氏度,所以许秋先把它放在了一个培养皿盖子上,再放置到加热台上。

  上次的氧化锌预聚体溶液还剩余一些,许秋观察后发现其颜色由最初配制时的无色透明,变为了类似于蛋清的颜色,微微泛黄。

  他之前询问过学姐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

  陈婉清则告诉他,原因她也不知道,只有经验。

  根据她的经验,像这种微微泛黄时的预聚体溶液,制备出来的电池器件的性能,会比新制的溶液效果更好一些,但差别也不会太大。

  不过,如果继续长时间放置,溶液最终会变成类似于尿液的黄色,那样便无法使用了。

  像材料这样的应用科学研究,通常都是结果导向的。

  也就是说研究者们是先通过不断试错,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然后再去反推,分析得到这样好的结果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再确定下一个试错的方向,以此反复进行,推动研究领域慢慢进步。

  ……

  许秋洗好24片基片,旋涂氧化锌预聚体溶液,退火后得到24片ITO/氧化锌基片。

  看了下时间,已经三点多了。

  他想了想,决定今天还是加个班,把这一批器件做完然后测出来。

  继续旋涂有效层,一共15种实验条件,每种都至少要保证有一片。

  正常旋涂操作比较简单,许秋没有失误,都得到了均匀覆盖整个基片的薄膜。

  喷涂法难度较大,而且他之前花500积分兑换的是一次性的教学,现有的积分也不足以再次兑换。

  没有了系统的实时指导,许秋只能只能凭借脑海中的记忆,自行摸索条件。

  第一次,他像正常旋涂操作那样,将移液枪垂直于基片,直接喷涂,最终在薄膜的中央形成了一个大洞。

  第二次,他将移液枪斜着喷涂,结果操作过程中手抖了一下,最终薄膜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层。

  两次实验失败后,许秋决定先用玻璃片代替基片试试手感。

  喷涂法比较节省溶液,1毫升溶液可以喷涂40次以上,而旋涂只能15次左右,所以也不怕浪费。

  他使用上次剩下的溶液,经过十几次的练习后,终于总结出了操作诀窍:

  先将移液枪头从中间剪断,吸取20微升溶液,按下匀胶机的启动键;

  然后在枪头距离基片约5厘米的地方,瞄准基片边缘,以约45度夹角,瞬间将全部溶液挤出;

  整个过程中,手抖动幅度不能过大,而且溶液挤出的速度一定要快。

  数了下剩余基片数量:一共24片基片,用掉了17片,还剩下7片。

  许秋思索片刻,决定将实验组B的条件变更为:

  氯仿(预估浓度10毫克每毫升,1:1)、氯苯(预估浓度16毫克每毫升,1:1)、二氯苯(预估浓度20毫克每毫升,1:1);转速1000、1200、1500;喷涂法。

  这样,刚好可以再用掉6片基片,还余下1片。

  接下来的实验没出什么意外,许秋将旋涂完成的基片溶剂退火、热退火、擦片。

  接着转移至另一手套箱,装好后,启动蒸镀装置,开始抽真空。

  最后回到办公桌休息,坐等五点半下班。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