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9 高被引与热点文章(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许秋如实汇报,表示:“他和邬胜男一起合成了两种D单元和三种A单元,目前还没有合成完。”

  魏老师点点头,他是做有机合成出身的,自然知道做有机合成的难度不低,并且时间跨度通常很长,因此并没有多问。

  学术圈的导师制度,一般很少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这一点还算不错。

  许秋从魏老师那里拿了一盒蜂蜜柚子茶,返回216,开始准备下周五报告用的材料。

  这次的报告比较正式,需要写一个英文版本的摘要过去。

  像这种重量级来访嘉宾很多,级别也比较高的学术研讨会,一般都是会提前在学校里贴出海报进行宣传的,摘要就是用来上海报的。

  不过,事实上,这种海报宣传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一般很少有路人会去专门去旁听这种理工科的科研报告,因为这种报告,除非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不然根本听不懂。

  许秋之前大二的时候就被辅导员拉过去强迫听报告,关于一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作用机理,那时候完全听不懂,听的他都快睡着了。

  据田晴、陈婉清她们说,学校对研究生是有强制听报告的要求,“听20场学术报告,做1场学术报告”是毕业的前置条件之一,许秋觉得这项制度,培养学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估计也是担心老师们做报告的时候,每次都是无人问津,就比较尴尬……

  相较而言,文科的报告还好一些,像经济学或是国际关系的报告人会比较多,因为一般人都能听懂,可以增长见识,而且魔都综合大学是以文科见长的,像新闻系、国经、管院都是热门的专业,里面很多教授都非常厉害,有些老师甚至还出圈了,在网上也有不少粉丝。

  这次的三份材料,PPT、讲稿和摘要,因为是英文版本的,所以都不算太难做,只需要稍微花费一些功夫,把之前的发表的文章整理一下就可以。

  PCE11的体系,包括许秋的三篇文章PBT4T、PCE11以及PCE11体系的侧链调控,还有学妹的P3T、P5T体系,以及学姐的PCE11结晶性研究工作,一共有六个工作。

  3D-PDI的工作,也有三个,许秋的一篇NC,一篇刚发表的ACSAMI,还有学妹的一篇EES。

  许秋一直忙活到晚上,终于把三份材料搞定。

  摘要部分他就写了一长段话,概括了组里的九个工作,然后附上了一段魏兴思的个人介绍,通过排版把这些内容压缩在一页WORD之中,这样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就是海报了。

  PPT的话,因为大会给魏老师安排的报告时间是半个小时,所以许秋把工作内容压缩到了30页,挑重点介绍了那四篇发表在AM、AEM、NC、EES上的文章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