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1 无意间点亮的前置技能(万更求月票)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股份不算少了,主要也不用干什么活,只需要提供大方向,蓝河那边请一些有机合成专业的硕士、博士负责具体的合成,四舍五入相当于是白拿钱。

  折算下来,10%的股份也能值万,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财富,没办法变现,这公司大概率也上不了市,就看公司赚钱后能拿到多少分红了。

  有机合成实验室的投资并不高,买几个通风橱,配一台好一些的高速液相色谱仪器,可以同时过四五根柱子的那种,再买些微波反应器、烘箱、真空烘箱、旋蒸等仪器设备,加起来100万都不到,如果不买微波反应器的话,成本可以压缩到50W。

  员工方面的话,也比较简单,招一个博士,两个硕士,两个本科生,差不多就齐活了,可以直接开干。

  魔都的人力比较贵,博士月薪开15K,硕士开10K,本科生开8K,然后让他们弹性工作,每个月差不多支出7W。

  果然,当自己是员工的时候,对弹性工作996深恶痛绝,但当自己是老板的时候,下意识的就希望自己的员工弹性工作996,大概这就是资本的异化作用吧。

  最后就是房租,有机合成实验室,200平差不多够了,租金加上水电物业等费用,每个月应该在5W左右。

  一共加起来,初期每个月固定支出大概12W。

  而ITIC等材料,如果从源头开始合成,合成1克能卖1W左右,原料、耗材成本不到3000块,按7000块利润算的话,每个月只需要卖18克的材料就能够回本。

  如果ITIC系列的材料能够火爆起来,业务可以铺开的话,赚钱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毕竟,光魏兴思组每个月在深城光电公司购买的1W1克单价的材料平均都要超过1克,全国做有机光伏领域的课题组,估计有50+。

  有一些大课题组人多经费多,财大气粗,单次购买可能都是5克、10克的买,人多材料消耗的速度也快,买的很勤快。

  就算有些课题组不打算直接购买ITIC受体、聚合物给体成品,他们肯定也有购买单体的需求。

  比如买一些IDTT-CHO这样的中间单元回去,自己设计新的结构,就像搭积木一样,这也算是开发新材料,许秋之前开发的PCE11材料,就是这样搭积木搭出来的。

  除了高校、研究所以外,国内还有很多类似于蓝河开的这种有机光伏领域相关的科创公司,他们也有购买这些材料的需求,虽然蓝河他们是选择购买了欧洲进口的PCE10材料,但也会有一些公司会选择买国产的材料。

  另外,这行的竞争对手并不多,据许秋所知,国内专门做这个的公司,也就不到十家,叫得上名字的也就三五家,京城、苏城、深城各一家。

  不过,这种公司的用户粘度通常比较高,新开公司免不了需要从其他公司手中抢客户,需要徐徐图之,这就比较考验蓝河的能力。

  许秋突然发现,他还真把自己代入公司股东的身份了……

  他又想到之前购买合成J2、J3给体的单体材料时,好像答应给深城那家光电公司提供组里最新开发材料的文献,本来当时打算稍微拖一拖,拖到文章电子版上线后再给对方,现在看来可以假装忘记这件事,无限期的拖下去了。

  毕竟自己身份发生了变化,之前是合作伙伴,现在都变成竞争对手,自然不能“资敌”。

  PS:今天同样三更万字。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