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 怎么办呢,要不要改改数据?(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三,许秋在魏兴思的《材料科学前沿讲座》课程上露了一面。

  他和学生们打了声招呼后,就找了教室的一个角落坐下,打开电脑,继续撰写自己的文章。

  这个课程的上课人数不多,只有寥寥七个人。

  原因也很简单,《材料科学前沿讲座》是全英文的,从课件到授课都是用英文进行的,定位则是专业选修课。

  哪怕是魔都综合大学,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选择英文授课的专业选修课。

  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英文基础,读、写的话还好一些,而听、说是大多数人的短板,毕竟英文不是第一官方语言,基本只有上英语课才会涉及到英文的听和说;

  另一方面,就算英文的基础比较好,也完全可以听中文授课的选修课程嘛,没必要强行给自己增加难度。

  选修魏兴思课程的学生,大多都是计划国外读研的学生,修读个全英文课程也算是提前适应一下。

  另外,魏兴思在民间GPATOOL中显示是一个“B+无限”的老师,这也为他吸引了少部分的学生。

  其实最开始,魏老师是按照他在漂亮国时被给分的习惯,即按照真实的成绩打分,后来被吴菲菲给劝了回去,选择了入乡随俗,变为了B+无限。

  本来全英文课程就不容易被学生选,给分如果还差的话,就更没有学生来了。

  而一旦一门课程的选课人数低于3人,那么这门课就有可能会被学校教务处强制取消。

  每个老师每年都有一定的强制授课时间要求,要是课程被取消了,就需要开设新的课程,开设新的课程,就意味着要面临准备新的课件等一系列麻烦的事情。

  晚上,材料系的新生再次齐聚在第三教学楼3208教室里,听老教授王少先进行“学术规范教育”的课程。

  这门课程,简单来说就是为同学们科普什么是“学术不端”,什么是“学术不当”。

  同样是院系领导旁听,辅导员掠阵,班长负责签到,许秋身旁坐着孙沃和莫文琳两位哼哈大将。

  这次没有PPT,王少先拿着演讲稿,拖着长调: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三种行为。”

  “首先是伪造,包括伪造数据、资料或结果,并予以记录或报道……”

  “其次是篡改,包括在科研材料、设备或过程中作假,或者篡改、遗漏资料或结果,使科研记录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

  “最后是剽窃,包括窃取他人的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而未给他人贡献以足够的说明……”

  “尽管学术不端行为还有若干新的变种,如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但最主要最恶劣的有上述三种。”

  台下的学生们听的昏昏欲睡,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