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8 魏兴思回国的心路历程(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40W以上软妹币。

  魏兴思之前在漂亮国待了近十年,主要在NREL研究所里工作,税前的年收入大约在10W美刀。

  周一,组会。

  吴菲菲继续撰写“基于ITIC传输层的二维钙钛矿器件”的CM文章。

  不过,这周受到搬家和出国事情的影响,她的进度被拖慢了不少,目前大约完成了三成左右。

  吴菲菲另外一个工作,即直接在二维钙钛矿上面旋涂有机光伏有效层制备器件,发现当有机层的厚度比较薄的时候,器件性能会略微提升,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她送了样品给瑞典冯盛东那边测试,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冯盛东他们发现薄层的有机光伏层与二维钙钛矿层之间形成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这或许是器件性能提升的原因。

  同时,冯盛东建议把这层薄层有机光伏层视作有效层,这样可以和前一个直接使用ITIC作为传输层的工作进行区分。

  实际上,不论是传输层也好,有效层也好,都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在这个工作中,有机光伏层扮演的角色可能两者兼有。

  但在表述的时候必须和相似的工作进行区分,不然可能就会因为欠缺新意被审稿人所攻击。

  搞科研有时候就像是做生意,工作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会宣传,让别人感觉自己的工作很厉害,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段云组会依旧划水,他最近因为找工作的原因,人略微有些消沉。

  如果他要是找到了offer,魏老师多半也不会拦着他实习,就像陈婉清那样每周到蓝河那边两三天,魏兴思也没说什么。

  但段云现在一个offer都没有,这就很尴尬了,只能待在课题组了先混着了。

  孙沃继续撰写他的ACSAMI文章,目前进度五成半左右。

  他的写作速度开始渐渐提升,毕竟英文基础不算太差,只是之前没有受过专门的论文撰写训练,现在慢慢开始熟练了起来。

  田晴最近和芬兰Ronald那边达成了合作,打算进一步用CELIV方法探究组里的非富勒烯体系。

  双方各自选择了一个方向进行研究。

  Ronald那边拿了一个标样体系,也就是陈婉清的PTB7-TH:IEICO体系。

  他们课题组试图用自己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CELIV手段,对标样体系下电荷迁移率数据、界面复合情况、陷阱态分布等进行表征,进而得到光伏器件整体的电荷输运动力学信息。

  田晴这边则挑选了三个非富勒烯受体体系,给体材料是韩嘉莹之前开发的给体材料H32,受体材料也是组里现成的材料,ITIC、IT-2F、IT-4F。

  这三种受体材料,随着引入氟原子数量的增多,材料的HOMO能级变得越来越深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