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 《焦耳》综述,光速接收!(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秋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操作着笔记本电脑,登录学校邮箱。

  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魏兴思转发过来的两封邮件,分别是《焦耳》和AM的审稿意见。

  许秋首先打开《焦耳》综述的审稿意见,大致浏览了一番。

  审稿人一共有三个,出具的意见全部都是正面的,编辑给的意见是小改。

  其中,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是“建议文章直接发表”。

  同时,他还高唱赞歌,吹了一波许秋和魏兴思对有机光伏领域的贡献,表示:“ITIC系列的开发是有重大意义的……”

  其实对方就是把许秋在《焦耳》文章中评判自己组里工作的一段话改了改,然后放了上来。

  从文字表述上来看,这个审稿人应该是国内的研究者。

  许秋推测估计是受益于ITIC系列材料,蹭了几篇文章吧,因此格外的感谢原作者,具体判断不出来是谁。

  第二个审稿人,明显也是国内的研究者,模板式审稿,先总评一段,然后分条列出建议。

  不过,这次只有一条建议,那就是好心的指出了“文章中引用文献不全”,并附上三篇建议引用文献的DOI号。

  许秋查了一下这三篇文献,有两篇是发在新刊SolarRRL上的。

  这个新刊是Wiley旗下专门收录光伏相关文章的期刊,之前组里投AM被拒的时候就被建议转过这个刊,那时魏兴思自然没有转。

  同时,这个期刊估计是二区或三区的档次,不清楚有没有机会上一区,暂时不在组里的文献检索库中,

  另外一篇是最新出的一篇CM文章,许秋之前写综述的时候,这篇CM还没有发表,因此也就没有将其放入综述文章当中。

  三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京航大的鲍原友,那么审稿人大概率也是鲍原友没跑了。

  许秋把这三篇文献全部插入综述文章中对应的位置,不过,正文内容却没有新增,也就是没有补充对应的文字描述。

  因为这篇综述主要是在讲魏兴思组里的工作,其他课题组的工作,除了徐正宏他们的IDTBR被单独拎出来提了几句,剩余的工作都没有提及的必要。

  而且,一般研究者也不在意你有没有在综述中展开写他们的工作,主要在意的是有没有引用他们的文章。

  没办法,谁让现在科研圈里普遍看重引用次数呢,国内、国外都不例外。

  许秋具体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原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0]。”

  修改后:“……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3]。”

  多了三篇参考文献,不过是把引文编号从[7-10]变更为[7-13]。

  当然,带来的问题就是后续的文献顺序全部都乱了,需要重新再整理一遍。

  如果换做是魏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