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 叠层效率突破14%!平行时空的魏兴思(二合一大章,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能源》的审稿意见返回,打乱了许秋之前的实验规划,本来他是计划这周去江弯做Y系列受体材料的合成,现在只能再拖一拖了,先专心把文章的事情给处理好。

  返回学校后,许秋和魏兴思碰了个头,依次讨论了一遍审稿人提出的每个问题。

  好在这个工作之前投稿的时候实验做的比较充分,许秋当时把能想到的实验表征全部都做了,没有被审稿人要求补充实验,收到了一个小改的意见。

  不然如果是大改,估计没个一两周的时间根本改不完。

  接下来,许秋连续爆肝了三天半,直到周五晚上终于把《自然·能源》文章改好,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20多个问题,全部回复完毕。

  由于问题是在太多,许秋连感谢审稿人的话都不够说了,把常用的感谢语句用完,到后来只能换形容词了,类似这样:“感谢审稿人正面的/有价值的/中肯的/……/意见。”

  工作量其实还是不小的,正文的修改、补充文本,图片的修改不提,光是意见答复文件就长达10页的WORD。

  也就是说,平均两个问题就要写满一整页WORD。

  这个意见答复文件的字数,加起来一共4500多个单词,而文章的正文也不过近5000个单词。

  四舍五入,相当于许秋又花了三天半的时间重新写了一篇文章。

  其实,如果是平常投AM之类的一区顶刊,或者其他二区小文章,许秋不太会对审稿意见的答复这么上心。

  可现在毕竟是《自然》大子刊,虽然比CNS三大顶刊档次低上小半档,但也是三刊之下,数万刊之上的存在。

  或许也只有顶级大佬,才可能会对这个层次上的科研成果不放在心上。

  许秋现在还做不到这么淡泊。

  投稿完成后,魏兴思主动说道:“许秋,这几天辛苦了,家里刚买了几只螃蟹,晚上到我家里一起吃个便饭?”

  其实,许秋还挺好奇魏老师家里情况的,他来魔都五年多了,一直没有都到魔都本地人家里参观过,不过,他晚上约了韩嘉莹,便婉言拒绝:“晚上我有点事……”

  “噢,那行,”魏兴思也没有强行邀请:“晚上你们出去吃是吧,这顿饭算我请,之后拿发票找我报销。”

  周日。

  许秋留在了邯丹校区,没有到江弯做合成实验。

  他本来打算继续撰写“全溶液、半透明、多彩”体系的《焦耳》文章,结果刚打开笔记本电脑,还没等码字呢,就被魏兴思喊了过去。

  ‘《自然·能源》文章的意见回来了?应该不会这么快吧。’许秋内心嘀咕了一句,跟着魏老师进入218。

  魏兴思一边泡着茶,一边说道:“之前申请的中瑞STINT项目结果出来了,明年就能收到项目的资助打款,一共二十万的经费,全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