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北清南明两僵持_冰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是火器的新式战法。

  25年战争历练后的新式战法来到冷兵器和火器混合的东亚战场上,不管是战斗理念还是火器水平都胜了不止一筹,在满清最精锐的军队下场前,绿营汉军和三顺王的火器军队确实是远远不如维京军团,如果不是维京军团只有三千人,无法碾压,恐怕单单卡尔就能带领维京军团帮助南明夺回江西和湖南了。

  后来托姆李师克大人回国履职,隆武皇帝不吝赏赐,甚至赐了太子太保的虚衔和戎国公的爵位,算是做到了大明文人一声所追求的位置。

  谷/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八旗军队的战斗力继续下降,朝廷腐败,满人老爷圈地圈奴,导致北方义军四起,大清朝强势进攻南明的局势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为了两国僵持不下。

  南明有着富庶的沿海地带,靠着海运贸易能够不断积攒资本,唯一的缺少平原粮仓的缺陷在种植了红薯土豆后得到了缓解,后来郑成功手下部将按照维京商行的指点,把占据了占城南部的平原地区开荒种地的广东海盗集团招降后,南明在海外平白的得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

  经过协商后,这块土地的北部归郑成功,南部归朝廷,隆武皇帝这件事情乾纲独断,直接下令将北地难民安置到南部的澜沧江出海口平原。

  数十万上百万的老实巴交的大明农民成群结队的前去,而且很快就适应了东南亚的气候条件。

  于是,在未来的胡志明市北部西部的平原上,大明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占城稻、芋头、红薯等粮食,保障了南明的粮食供给。

  奥拉夫对于远东的局势十分了解,因为维京商行每三个月会随船带回各方面的讯息,奥拉夫有时候也根据信息下达某些指令,例如命令维京商行攻占琉球,并且以琉球为根据地经略日本换取漆器和黄金、硫磺等商品的指令。

  在1650年,准备了好几年,感觉妥当的维京商行,也叫瑞典东印度公司从南澳岛、台湾、福州调配了四千雇佣兵,同时派出了12艘战船前往琉球王国。

  因为被日本萨摩藩控制而失去武备一百多年的琉球王国虽然有几十万人,一千多所谓的地方武装,但是这些地方武装都是民兵,且拿的是木棍、农具和生锈的破刀剑,面对火炮和火枪毫无抵抗力。

  即使是萨摩藩派到首里城的几十个那铁炮、长刀的奉行武士在面对维京商行的雇佣兵时也是瞬间就被打成了筛子。

  尚志王没有办法,只能奉上大清顺治皇帝钦赐琉球国王金印和隆武皇帝钦赐的琉球中山国王印,表示愿意归顺大瑞典帝国。

  大瑞典帝国的东印度公司自1650起,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殖民地,而不是依附在南明的身上建立据点。

  在大清和大明南北分治,大战不停,小战不断的状态下,东亚被西方各国渐渐渗透,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起码南明方面的共识时等待西式新法新火器练出的新军达到三五万之前,南明是没有实力发动北伐。

  可是在今年的冬季,从北京传到潮州府的一个消息让大明君臣精神一振,大喜过望,所有人都嗅到了机会,隆武皇帝在跟卡尔、郑成功、李定国、孙可望、李过等名将商讨后,最终决定明年春天发动北伐,南明以湖南、江西、福建三个方向向北进攻,福建攻打浙江是求得光复应天府,湖南和江西则是旨在开疆扩土。

  这次全力进攻的北伐行动暂时准备持续到秋收,然后根据战况再决定是否继续北伐。

  这个让南明君臣振奋精神,百姓文人弹冠相庆的消息就是大清朝的擎天白玉柱,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出猎时因病驾薨于外喀拉城。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