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兴奋的满朝文武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喘着粗气道:“陛下,就别卖关子了,这,这到底都是个啥?”

  “是啊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您还是快说吧!”

  其实隐约已经猜到了,这东西,可能是人为搞出来的,否则,不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带着来看,又水冲火烧,刀劈锤砸。

  可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却又没人说得清,是故房玄龄等人也发出询问。

  李二哈哈大笑,这才说道:“此物名为混凝土,乃是以水泥为骨料,掺入砂石,水,最终凝结而成。”

  “混凝土?水泥?”

  又搞不懂了。

  字大体是都认得的,可加在一起什么意思,费解。

  总不能,水泥就是水和的泥吧?

  结果,这水泥,还真是水和的泥。

  准确的说,是用来拿水和的泥。

  水泥加水一和,掺入砂石,李二说道:“这便是混凝土,只要浇注成型,等上一夜,便能凝固成石。”

  这样一说,便都理解了。

  稀泥干了会变硬,糯米灰浆粘连之法,亦古已有之,想必,这水泥混凝土,便是同样的道理。

  只是这效果,未免也太好了些,竟可比拟岩石,甚至优越之处,犹有过之。

  能混到现在的位置,自然也没有傻子。

  很快房玄龄便问道:“敢问陛下,这水泥制作,是否艰难?”

  意思很简单,若十分艰难,也就罢了,注定不可能大范围推广使用。

  可万一要是不那么艰难,那意义可就大了,修桥铺路,修墙筑城,用途不要太广。

  李二早就想好了。

  这东西,除非不大面积推广使用,否则,想藏着掖着,根本不可能。

  而这东西,要是不大面积推广使用,那还有什么意义?

  在他看来,水泥的出现,注定是要为整个大唐国力提升服务的,更何况,手里还有专利法。

  是故,意气风发,深吸一口气,笑道:“岂止是不艰难,根本就是简单,随朕来!”

  说完,便领着开始参观整个工艺。

  这一参观,顿时一个个都瞪大了双眼。

  就这?

  矿渣,泥巴,石灰,加石膏?

  石炭渣也能用?

  破损的瓷器陶罐碾碎也可?

  不是,这也太搞了吧,这么好用的宝贝,怎么可能就用这些东西来做?

  回过神来,又禁不住大喜。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哈哈!”

  “陛下,筑城墙吧,若以此物筑墙,定坚不可摧!”

  “铺路,铺到高句骊,届时大军粮草一路畅行无阻,直抵平壤!”

  “吐谷浑也行,西海道,赤水道,随便选一条,路铺好了,直接杀过去!”

  “……”

  兴奋坏了。

  贞观一朝,说到底,是以武起家,若非如此,当初玄武门之变大抵也不会成功。

  而这个年代的文人,也不是只读书的。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骑马。

  便是如房玄龄这等文臣,年轻时也是放下笔,便可骑马上阵杀敌的主。

  更何况,今日来此者,多为武将。

  是以一个个宛如打了鸡血一般,一股狂热的气氛迅速蔓延全场。

  要修路,要打仗!

  要灭了高句骊,要干掉吐谷浑!

  而事实上,李二也是这么想的。

  不是修城筑墙不好,而是,修城筑墙,归根结底,是挨打的,可把路铺出去,却是打人。

  挨打与打人,显然,打人比较有意思!

  当然,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把产能和效率提上来。

  可这事又急不来,所以,便打算去骊山看看。

  毕竟,也有些日子没去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