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成都之行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下午睡一觉,结果洗了澡躺在床上,左翻右翻就是睡不着。无奈的赵一只能拿起外套穿上,然后就准备去街上溜达。

  由于自己不熟悉成都的情况,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漫无目的的闲逛,看见路边茶摊,赵一就找个地儿要了一碗茶,边喝边观察往来人员。

  这时候的大城人的人,生活水平还是很可以的,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花费的地方也没有前世多,所以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是不错的。

  这个时候最艰难的还是农村地区,虽然土地已经承包到户了,只是比以前稍好点,不至于整天都是清汤寡水的吃食,但是想要顿顿吃干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时候的农业税太重了,交了农业税其实自个儿也没剩下多少了,这就是现在的城乡剪刀差。

  由于个人出路少,农村的人都是千方百计的想混个工人编制,从此旱涝保湿。结果十多年后,这个愿望也是奢侈,从社会活力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全完稳定的阶层都是对社会的一种伤害,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没有安稳的日子则是最难熬的。

  说到底,还是没有足够多的的工作岗位,多余的人力只能堆积到农村才不至于出乱子,没有饱饭吃,但也不至于饿死。

  就拿农村人喜欢生孩子来说吧,在这个时候的农村,人口才是劳动力,如果你家人口少过的肯定没有人口多的家庭好,不仅仅是分的土地多,还有就是在邻里之间出现纷争的时候也有底气,人多力量大在农村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想到自己的思绪竟然飘了那么远,赵一摇了摇头,一阵讪笑,随后一口姜茶水喝完,继续动身往前逛。

  往前溜达了不到500米,竟然发现从一个木门外传来唱戏的声音,这顿时引起了赵一的兴趣,推开门,进入其中,里面另有洞天,一群大爷大妈围着桌子,前面摆着茶碗,手里磕着瓜子等零食,而周边都是一些小朋友在追逐打闹,茶博士拿着长嘴壶来回穿梭,遇到有需要的顾客,则是显摆一下身手,只见茶壶在他们手里上下翻飞,看的赵一也是一阵心惊肉跳,生怕那长长的壶嘴戳了人。

  而戏台上唱戏的人员,好似对下面的喧嚣充耳不闻,一心一意的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仿佛那一方戏台就是自己的天地,外面的世界与自己无关。

  见赵一进来,服务员就上前招呼,找到一个有空位的桌子做下,没一会儿茶博士就哪来了空茶杯,然后就现场表演了一番倒茶绝活。

  同桌的大爷大妈看着赵一面生,就问道:“那娃,以前怎么没见过你,新搬来的?”

  在大爷大妈的眼里,肯定不是来公干或者旅游的人,因为现在这类人基本上没有,平时来这里喝茶听戏的也是这一带街坊邻居,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我不是成都人,我是从京都来这边公干的。”赵一解释道。

  “看着不像,你说话没有京都味儿。”大爷带着京味的语调说道。

  “我不是京都人,我大学毕业后在那边工作的。”

  “哦,那就难怪了,但像你这么面嫩的娃就大学毕业了,也是人才呀。”大爷恍然大悟,然后对赵一也是一顿夸赞,毕竟这时候能上大学的肯定是有出息的。

  “大爷对京都很了解呀。”赵一说道。

  “那是,当前我也是带枪进过京都城的人。”老大爷自豪的昂起了头,说道。

  旁边的大爷大妈听到这位大爷的话,也是一阵赞同,这里面很多人以前也是搞过革命的人,四川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可是立过大功劳的。

  随后话题就扯到了大爷大妈当年的英勇事迹上面去了,赵一倒是没有打断,津津有味的听着他们的光辉事迹。

  大爷大妈们见赵一的模样,顿时又对他好感大增,不似自家儿孙,对他们的光辉事迹不感冒。

  期间还有一个大爷主动给赵一叫了一份零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觉这小伙与自己投缘。

  赵一就这样在茶馆待了一下午,临走前找了个借口,将整个茶馆的顾客的单给买了,有钱就是这么豪爽任性,再说给这些大爷大妈买单,他也乐意。

  买完单回来就和同桌的大爷大妈告别,出了门就原路返回到宾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