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盘_城姬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陵,也就是先秦时的楚国故都“郢都”,如今作为南方第一的雄城,在人们的习惯上,从襄阳手中夺取了“荆州城”的称呼。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间接的交代了江陵的位置——与白帝城,分在三峡两端,白帝城是起点,则江陵是终点。

  因此江陵可以说是由川入荆要冲,相对于更接近三峡口的军事要冲夷陵,江陵更接近于交通要冲。

  蒯越和刘表说的一句“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从另一个角度,表述了江陵的位置特点——与襄阳一南一北,分在南郡两端!

  襄阳在南郡之北,临近南阳郡,也是汉室江山的南北之交,天下之腰膂。

  而江陵在南郡南部,临近云梦泽,水系发达、水路便捷,可以说是整个南部的中心。

  三国时期,南方政权的荆州,最重要的就是江陵一带,而北荆州则是在襄阳布防,至于南阳……几乎默认是中原的一部分。

  五年前的江东,和南郡南部比起来,要低了几个档次,扬州仅以江北的九江、庐江为重,江东的吴郡、丹阳郡也只是略胜荆南四郡,会稽、豫章被视为不毛。

  至于南阳郡,更是不用比——天下第一郡。

  西汉时南阳的水利,就与关中郑国渠、城都都江堰齐名,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还有他麾下的大将,大多都出身南阳,因此是东汉的龙兴之地。

  在黄巾之乱前,南阳一郡就有二百四十万人口,几乎要赶上一个徐州。

  不过荆州的刺史治所,原本在武陵北部的汉寿。

  一来因为那时刺史主要是监察地方,并没有行政权,而南阳……离朝廷中枢这么近,又是重点地区,用不着刺史操心,刺史去看着点荆南四郡的五溪人就可以了!

  二来则是风水原因……不知道哪位朝廷御用的风水先生,将“汉寿”认定做是风水宝地,本身这名字就是在给大汉祈福,三国时吴国占领这里,直接改名“吴寿”,刘备一看这不行,将葭萌县改名汉寿,晋国攻陷川蜀后,将葭萌又改名“晋寿”。

  还好秦始皇当初没想起来这茬,要么这名字也怪难听的……

  刘表到荆州的时候,刺史的权柄已经实装,自然不能窝在武陵,一面跟五溪人大眼瞪小眼,一面给汉室祈福不成?

  但他当时也不敢去南阳,因为那时南阳太守是袁术,官大一级……人家也该揍你也揍你!

  南郡世家,这时向刘表递出了橄榄枝,双方也一拍即合,自然这治所,就要在南郡最安稳,可以考虑的只有两处——南江陵、北襄阳。

  最终刘表选择了襄阳,虽然江陵更加繁华,但的确当时的情况,是来自北方、也就是来自南阳郡的威胁更大,即使现在也是如此。

  而且按照黄承彦的说法,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