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样_城姬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年来,管宁和陆逊搭档的夷州总督府成绩斐然,不仅大部分东鳀人部族,都已经接受总督府,许多东鳀人开始居住在夷州的楚城中,通过受雇佣的方式,获取报酬、换取食物以及其他商品,而且已经有好几个大小部落,彻底归入楚国籍!

  就在甘宁登上亶州的同一天,管宁代表楚王、代表楚国,与一个刚刚愿意彻底归附的部族,一同竖起了“楚碑”。

  也就是彻底并入楚国的仪式,届时在部族的领地中心,会立起楚字石碑,同时在楚碑的正面,刻着楚国也将无条件将部族中的所有人,作为与楚国任何一地的任何百姓一样看待,并且镌刻立国八策……

  而在石碑的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刻上部族中所有人的名字。

  可以发现,不少上前刻上名字的人,身上还有伤,似乎不久前经历过战斗?

  当然,管宁可不会为了劫掠,去暴力的吞并谁,只是……

  接受了楚学之后,东鳀人那十分原始的部落奴隶制的理论,基础被极大冲击,尤其是底层奴隶开始质疑自己被奴役的合理性后,部分反动的部落首领开始抵制楚学。

  对于这种敢使用暴力,来抗拒开化的部族,总督府依旧能保持克制,初期仅仅是谴责。

  不过一旦内部爆发动乱,楚国会出于人道主义,予以援救,事后尊重部族绝大多数成员的想法,将他们与领土一起纳入楚国……这再怎么看都合情合理吧?

  象征着并入楚国的过程,合情、合理、合法,哪怕无数年后,有人想动些歪主意,也有确切的法理性证据立在这儿。

  因为部族归顺,以及开拓之前东鳀人无法开拓的无主土地,此时夷州已经有近半是楚国的直接领土。

  在楚国政策的鼓励下,已经有数万汉民,来到夷州开荒。

  一部分为了移民夷州后的免税、免役、补贴政策的流民,还有一部分是限期服役的官屯、建立的官坊,以及和朝廷签订了开发协议的世家豪族派来的分支……

  这令楚国的文化,迅速在夷州生根发芽,哪怕还没有正式并入楚国的部族,大多也都对楚国的认同感很高,以往的人祭等等陋习,在“楚化”后被由下至上的抵制。

  偏偏这些残存的部族首领,已经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看着部众渐渐离心。

  尤其是身为总督的管宁,好像“碰瓷”一样,每个月搬到不同的、顽固的部族附近,在翻译的协助下,亲身开始讲学,欢迎所有人去旁听,最近甚至管宁都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东鳀语……

  并且管宁在夷州,也谨记白图在临行前,专门托付给他注意事项。

  如果是东鳀人有以部族抱团的意思,不需要强制他们并入楚国,反而可以索性先放任他们继续维系部族制度,等到他们自己彻底对部族失望,再顺势解救……

  这些东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