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四七章 劣币驱逐良币_重生浪潮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起来,反而因此打的头破血流,一地鸡毛。

  在前世,复读机是1998年被一些企业发掘,投产,当年既生产了五十万台复读机,很快就销售一空。

  而到了第二年,一阵政策春风更是帮助复读机迅速打开了市场,正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自1999年国家教委正式宣布,今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和考试将侧重于学生的口语、听力综合水平后,复读机市场被国家政策迅速孵化为一个容量上千万台的成熟市场。

  所以复读机的销量很快就从1998年的五十万台,增长到了1999年的三百万台,千禧年、2001、2002年这三年,更是分别达到了八百万、一千万、一千二百万的销量,并且预计到2003年,将增加到一千五百万台。

  但一千五百万台的预测,最终只是黄粱一梦,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复读机的销量并没有达到不说,反而在2003年出现了大幅度的销量下跌。

  在2002年,复读机产业的异军突起,导致金正.新科、清华紫光、步步高、金正、万信等众多的大型家电企业和it企业纷纷进入复读机行业。

  并且在2002年7月复读机销售旺季到来之前,步步高、金正、万信等厂家为了与其它复读机厂商最大限度地争夺复读机旺季市场,率先在价格上跳水,降价幅度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同时投入巨额的资金,展开广告战和礼品战,试图对复读机行业进行一次大的清洗,挤垮实力较弱的竞争对手。

  然而最重要的是,由于普通复读机的技术含量太低,而且钟道陇放弃了对复读机专利权的控制,致使众多的杂牌厂家也大量涌入复读机行业,从而使市场竞争更加混乱无序。

  杂牌厂由于没有巨额的广告投入,而且采用低价劣质元器件,因此在价格上极具杀伤力,最终杂牌机竟占据了复读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使一些复读机品牌厂商在2002年出现了亏损。

  不完全统计,全国市场有200多个厂家生产近100种品牌的复读机,仅200年6月中下旬,就冒出了10多个新的复读机品牌。

  这些作坊工厂大多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切入市场,一味降低成本,给市场带来很多隐患。

  江南省6月的抽查结果表明,25批次产品仅有6批次合格,三晋省质监局的抽查则只有30%的复读机产品合格。

  不法厂商在利益驱使下,选用质次价低的机芯、磁头和机件组装劣质复读机,录音复读时间短,语音失真,重复性差,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杂牌机横行、产品以次充好、竞争过于混乱无序、生产厂商良莠不齐,这些现象一方面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对整个国内复读机市场“不信赖”的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