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品牌化经营_重生创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工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营州这样的城市,一共也就存在过几家服装厂,而且现在好像倒闭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冠诚制衣这一家,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熟练技工的数量必然很少。

  一旦这些熟练技工开始流失,那就等于给冠诚制衣上了一道紧箍咒。

  就算有钱扩大规模、有钱买设备、搞厂房,没有熟练的技工也是白搭。

  而普通人如果想成长为熟练技工,又需要很长的时间沉淀,一旦冠诚制衣招不到熟练的技工,那规模也就没办法再扩大提升了。

  更何况,营州这样的小城市,想从外面招人进来,确实很不容易。

  李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当即说道:“那我这就跟他们联系一下,能找回来多少就找多少。”

  许逸阳说:“服装行业未来的潜力一定非常大,一天卖掉一千件T恤,在整个服装市场上,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我们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深耕,这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说这话的时候,许逸阳想到的是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

  Zara这个品牌在许逸阳眼里,是一个神奇般的存在。

  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1975年开了属于他的第一家小服装店,30多年之后,他就成了财富超过四百亿美元的世界顶尖富豪,而Zara全年的营收也超过一百五十亿欧元,简直是一个超级服装帝国。

  Zara的存在,证明了服装行业的市场潜力极其巨大,别说一天卖一千多件T恤,一天卖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件服装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想到Zara,许逸阳便觉得,就算不能成为它,起码也是可以向它学习的,而学习的第一步,就是不能满足于现状。

  于是许逸阳问李萱:“萱姐,如果给冠诚制衣做一次比较全面的设备升级,大概需要多少钱?”

  “升级?”李萱惊讶问:“你是想升级到什么标准?”

  许逸阳说:“起码从制作工艺、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上,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服装产业看齐。”

  李萱想了想,认真道:“那估计至少需要两三百万,我们的厂房面积是够用的,所以不用做升级,两三百万大部分用在设备上,少部分用在技工的培养上。”

  许逸阳道:“两三百万也不算多,如果升级的话,预计多久可以完成?”

  李萱解释道:“升级得一步步来,比如先引进部分设备,然后一边培训我们的工人熟悉新设备,一边再不断采购新设备,一步到位的话,工人也还是要慢慢培训。”

  许逸阳说:“那我们从这个月开始就逐步进行升级吧,至于钱的问题,我会先投入一百万,同时把这段时间的净利润也都投进去,先看看工人熟悉的效率,如果快的话,我就再加大投资。”

  李萱没想到,许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